食堂醉酒死暴露四风“隐身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7-31 20:38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新华社记者  李建平)近日,湖北恩施州来凤县地税局一名年轻干部,因陪调研的州局领导喝酒过量而猝然身亡。在“八项规定”和地方的多重严厉禁令之下,这样的新闻显得格外刺目。事发单位食堂,看似是执行中央关于公务接待的精神,但变的是接待地点,不变的是披上“隐身衣”的“四风”顽疾。

官场陪酒陋习由来已久,特别是上级领导下基层时,不让领导喝好似乎就是“失职”。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想借酒场拉近关系,走人情。酒成为表达“忠心”的载体。酒桌承载的感情勾兑和各种灰色交易的功能一日不刹住,再多的禁令也拦不住官员“以身犯禁”的冲动。一旦工作关系被酒桌上的人情替代,上级检查工作的硬度和原则就会逐渐被酒精软化,“你好我好大家好”,工作就很难得到真正推动。

盘点“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虽然各地禁令重重,但公务员“陪酒醉死”依然屡屡发生。黑龙江原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广西来宾迁江镇一副镇长上任首日在食堂喝“接风酒”死亡。这些“陪酒死”的例子证明,在一些地方,反“四风”依然只是落实在文件中,落实在形式上,而不是落实在实际举动中。

“四风”顽疾之所以难除,是因为目前部分官员对“八项规定”的态度是“绕道躲避”,口头上说“坚决执行”,实际上变着法穿上“新马甲”“隐身衣”,绕开规定、突破规定。因此,我们对“四风”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决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不是醉酒致使公务员死亡,地方公务接待中的豪饮问题依然会披着“工作餐”的外衣继续藏匿于单位食堂中。这证明有的官员对作风问题的严重性依然认识不足,心存侥幸。只有通过持续高压让陋习的“弹簧”失去“弹性”,那些穿上“隐身衣”违反“八项规定”的举动才能真正杜绝。

责任编辑: 吕佳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