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时间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全面启动。地震以来,国务院工作组积极统筹协调,根据救灾需要,不断协调各部门和有关方面全力支援云南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响应,迅速完成地震参数测定,第一时间发布震情。组织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100人赶赴灾区执行搜救任务,同时紧急派出200余人的地震现场应急队,做好余震监测、震情趋势判定、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迅速启动地震灾害卫生应急响应,从地方抽调医疗队支援灾区。震后72小时内即实现了受灾乡、村防疫工作全覆盖。目前共有1600余名医疗卫生人员在灾区开展工作,灾区无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8月8日,鲁甸县龙头山镇翠屏村村民在搬运棉被。当日,云南省地震灾区鲁甸县龙头山镇通往边远山区翠屏、银屏等地震重灾区村寨的乡村公路被局部抢通,第一批2000床应急棉被运抵翠屏村,其他救援急需物品也陆续运往灾区。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8月8日,在震中龙头山镇,受灾群众将刚领到的家用医药包装车。记者从云南鲁甸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截至8月8日8时,已经有44510顶帐篷、10000盏应急灯、65997件大衣等救灾物资运抵灾区。指挥部采取直升机空投、组织部队官兵和志愿者搬运、摩托车分段倒运、人背马驮等方法,迅速将各类物资送达受灾县区、乡镇和各个村组。目前重灾区龙头山镇11个村组已实现救灾物资发放全覆盖,受灾群众基本得到安置:有饭吃、有水喝、有临时安全住所。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8月8日,受灾群众在鲁甸县龙头山镇领到棉被和方便面。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民政部迅速组织开展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紧急启动应急机制,根据灾情发展,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1级,紧急调拨3.345万顶帐篷、1万床棉被、6万件棉大衣等灾区急需的救灾物资。 交通运输部专门成立公路交通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紧急下拨1000万元抢通保通资金,迅速协调武警交通部队专业救援力量,重点抢通了救灾生命线的两处关键点。 水利部在震后立即安排水利抗震救灾和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同时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协调指导当地开展水利设施震损情况排查,对震损水库进行紧急处置。同时,对堰塞湖现场查勘,实现水情信息逐小时报送,制定堰塞湖应急排险处置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指挥通信恢复,并调集6台大型卫星通信车为党政救灾重要部门指挥通信提供保障。目前,云南巧家县、会泽县通信基本恢复,鲁甸县基站仍在抢修中。 南方电网全力组织抢修复电工作。目前已恢复所有受影响的10千伏主线和35千伏变电站,除龙头山镇和部分偏远村落外,所有受灾乡镇的供电已恢复。下一步,各部门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全力以赴支持灾区救援工作。继续协助指导做好堰塞湖处置、震损工程排险除险、应急供水等;继续做好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全力保障救灾物资运输;做好灾情发布和救灾捐赠的引导、统计和监督,落实各项生活救助政策,严防次生灾害和新发灾害,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记者 齐中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