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从优到精 8月4日21时15分,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通过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与云南省气象台视频连线,指导抗震救灾气象服务。次日8时,中央气象台和云南省气象台通过会商系统实时交流鲁甸震区天气情况、未来发展趋势与气象服务状况;16时,再次加密会商。这一切的背后是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会商运行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确保这条通信“动脉”健康跳动。 从2003年7月1日至今,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已运行11个年头。11年来,从无到有,从初建到稳定,从单一用途到多项业务,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 改变预报的11年 气象部门素有会商天气的传统,在全国气象电视会商出现之前,预报员多采用电话会商的形式。电话会商的缺点显而易见——预报员只能通过声音交流,关键数据、图标等无法同步展示。 几十年前通过电话讨论天气形势的预报员很难想象今天的情景:远隔千山万水的预报员通过高清会商系统,一边展示丰富的数据,一边讲述预报理由,如同面对面讨论一般。 而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的建立。它的出现使预报员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形象且直观。对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员而言,多听取不同来源的预报意见,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认识问题;对地方气象台预报员而言,能够更多了解大范围、跨区域的天气系统。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市级乃至县级气象局能够收看电视天气会商,它也成为年轻预报员学习预报经验的课堂。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感慨道:“气象电视会商改变了预报的方式和流程,促进全国预报员开阔眼界,相互取长补短,积累经验,对提高预报员表达能力,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等都有很大好处。” 11年来,气象电视会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最初,系统只应用于中短期天气会商,如今已覆盖到更多业务领域,例如气候预测、台风、强对流、农业气象等各类专题会商,远程技术培训,重大气象灾害的现场指挥,重大活动的现场气象保障,面向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服务等。气象电视会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辐射面也越来越广,水利部、环境保护部、林业局以及民航总局和部分高等院校也收看早间会商。 “目前,电视会商已经成为气象部门具有示范效应的窗口。”何立富说。 未曾间断的11年 一次天气会商,就如同电视台的一次现场直播,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从信号保障到镜头切换,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运行控制室的值班人员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常规的早间会商每天8时开始,值班人员7时30分就要到位准备,与发言的各省份连线调试线路,确保画面与声音正常传输。而为了保障加密会商及各种临时安排的专题会商,值班人员更是要全天备战,以便接到通知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准备工作。 “11年来,早间天气会商从未中断。”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永涛说。 时间回到2006年。那时,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原有的主控机房迫切需要升级、扩容。但是,没有备份的主控机房可供调度使用,而天气会商又不允许有一天中断。技术人员面临一道难题,他们必须在第一天会商结束到次日会商开始之间的24个小时内,完成机房的升级改造。 “当天8点半会商结束以后,大家齐上阵,加班加点把原有的主控设备全部拆除,然后立即安装新设备、重新布设线缆。”陈永涛回忆起那紧张忙碌的一天。从8时30分战斗到第二天的7时30分,所有主控系统全部恢复,天气会商顺利进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11年来,运行控制室的技术人员积累了大量经验,对气象电视会商系统进行持之以恒的维护与改进。目前,许多设备实现了热备份,某一台设备断电,另一台进行了热备份的设备能够在几秒甚至1秒之内切换上线,接替原设备的功能,确保电视会商顺利进行。 不断进步的11年 从北京、湖北、重庆等地的试验系统建设,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通,再到2012年高清改造,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一路走来,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向更高处迈进。 陈永涛在2002年便投入到了系统建设工作中。在最初的设计中,系统的数据是由卫星来传输的。“起初,我们也曾想找一个公司来负责整个系统的设计和集成工作,但系统涉及到卫星通信、视频会议、多媒体传输、音视频编码等,范围太广,没有公司能承接,所以只好从零开始,自己设计。”陈永涛回忆道,“全国各地卫星天线的架设、布线,会商系统音视频电缆的连接布置,全都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建设完成。” 随着气象信息宽带网的发展,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数据也随之改为通过地面网络传输。2005年,中国气象局提出加快系统建设,要求在当年7月20日前覆盖全国。当时距离这一期限只有一个多月时间,所需设备尚未到货,却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急需安装。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紧急调配人员调试设备,将所有技术人员分为六组,分头执行安装任务。最终,在7月18日,安装、调试任务提前完成。 此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将眼光投向了细节的完善。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在中国气象局各业务中心陆续建起14个分会场,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4个计划单列市接入系统。 2012年5月,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建设再次迈上新台阶。高清改造的完成,使得会商中的画面更为清晰,再也没有“看不清”图表、数据的忧虑。 如今,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仍在寻求升级,我们可以期待,明天的会商系统将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