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17日,吉林省出现较明显降雨天气过程,主要降水集中在中西部,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1.0毫米。此次降水使部分地区旱情缓解明显,其他大多数地区土壤相对湿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目前,全省大部旱田作物已进入灌浆盛期,需水量加大,若旱情持续发展,将使作物受旱症状加重,严重影响作物籽粒形成及库容建立,最终导致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此次降水及时有效地缓解了全省部分旱情,补充了农田土壤有效水分,对全省粮食后期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促进缓解旱情,省气象局、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及各级人影部门,充分利用这次有利的人工增雨天气过程,精心设计人工增雨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协调东北区域4架飞机、全省地面高炮火箭开展联合立体化人工增雨作业。据统计,14日早8时至17日早8时,4架增雨飞机共进行人工增雨作业13架次,飞行33小时。同时,全省各地区积极开展地面增雨作业,累计发射增雨火箭652枚,作业影响区域为:白城、松原、长春、四平、辽源、吉林、白山、延边、通化地区。作业区域平均雨量13.9毫米,共增水3.9亿立方米。长春地区降雨量较大的是:农安县伏龙泉镇26.6毫米;四平地区降雨量较大的是:公主岭市三合村66.6毫米;白城地区降雨量较大的是:洮南市大通乡58.9毫米;松原地区降雨量较大的是:前郭县平凤乡37.9毫米。同时,各地区也开展了防雹作业,发射防雹炮弹724发。 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齐彦斌说,此轮作业之后,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还将执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加强天气潜势分析,做好人工增雨作业条件的预报预测。同时,还将继续协调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各成员单位,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在吉林省开展联合增雨作业,配合地面火箭增雨作业一起,尽全力缓解吉林省旱情。 目前,吉林省飞机、地面作业人员及预报指挥人员坚守岗位,继续等待时机开展增雨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