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信任 所以慈善 新华社杭州9月4日电(记者 余靖静)杭州有个“娃哈哈春风助学”行动,专门帮助“寒门学子”,保障他们不因贫、因病失学。捐款者是杭州本地企业和市民。 近年来,这个慈善项目的募款额连年上升,2万多名寒门学子因此受益。这种善款稳定增加的背后,是社会信任的结果。 全面接受监督 “娃哈哈春风助学”行动的办公室设在杭州市总工会。工作人员经常要面对的追问是:“你们把钱用到哪里去了?” 事实上,为了便于接受社会监督,杭州市委机关报《杭州日报》每年都会刊登助学援助公示名单,户主姓名、家庭住址、子女姓名、子女就读学校等信息都有。 有办事认真的市民会带上水果,根据这份公示名单去“现场考察”。如果觉得学生家庭确实困难,他们会再给些钱;觉得有疑问,他们就打电话向市总工会投诉。 “2012年名单公示后,有人打来电话说,西湖区一个村有户人家,房子看起来建得挺好,不像困难户,要求我们核实。”杭州市总工会工作人员回忆。 经了解,被质疑的那户人家属于“因病返贫”。原来经济状况还好,修完房子几年后,女主人不幸患癌,一年治疗费要用去8万元,而当年又逢孩子考上独立学院,学费较一般大学要贵,家庭经济压力较大。监督者听了情况介绍,疑惑消除了。 “账做得清楚、严谨” 对于“春风助学”项目的公信力,杭州市总工会工作人员自信地说:“大家捐的钱,每一分每一厘都用在受助者身上,我们自己一张纸头都报销不了。” 杭州娃哈哈集团是“春风助学”行动的捐款大户:2003年至今捐款4400多万元,帮助4908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乐于捐助教育,27年来累计捐赠4.43亿元,其中教育类近3亿元。 对于为何热情参与“春风助学”,宗庆后说,因为通过观察,发现“账做得清楚、严谨”,申请和公示的过程也很透明,小区里都看得到。为此,宗庆后一直在追加善款:2011年起,每年出资500万元冠名参与“春风助学”项目;2013年又把助学捐款额提高到每年1000万元;2014年承诺推出10%左右的招聘岗位面向受助大学毕业生,按照“双方自愿、择优录用”的原则,录用优秀人员。 每年“娃哈哈春风助学”募捐启动现场,宗庆后必到。 受助者的“反哺” 家住婺江路的席传喜,2013年1月捐款3万元,2014年1月再捐2万元。 而在2006年,他们一家还是助学援助的受助者。当年他自己中了风,妻子查出糖尿病,女儿考上大学要交学费。“如果不是春风行动,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席传喜说。 2012年他拿到一笔拆迁安置款,全家人首先想到“报恩”。席传喜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春风行动’帮助我们渡过了难关,现在我们日子好了,也该拿点钱出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