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家解读2014年华西秋雨为何如此凶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9-19 08:59 来源: 气象局网站
【字体: 打印本页

    9月13日,重庆东北部、中西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最大雨量超过200毫米。截至14日19时,当地转移群众8000多人。

    就在十余日之前,8月30日至9月1日,重庆多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在云阳县江口镇,日均降雨量超过300毫米,暴雨引发滑坡、泥石流。

    一般来说,秋雨给人的印象总是“绵绵细雨”,但今年9月以来,重庆、四川、陕西等地却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今年华西秋雨为何如此凶猛?

    华西降雨强度、雨量超出常年

    “8月30日至9月1日那次强降雨,过程最大降雨量达到400毫米,为特大暴雨量级;9月13日8时至15日8时,重庆全市有5站次达到暴雨量级。”重庆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白莹莹指出,“整体来看,13日这次过程降雨量不如上一次过程,但局地降雨强度很大,譬如出现人员伤亡的长寿区,1小时最大雨量竟然达到了93.9毫米。”

    白莹莹说,今年秋季出现连阴雨天气早在意料之中,但今年9月份几次暴雨的降雨量级之大的确超出预期。

    “重庆市常年9月平均降雨量为113.4毫米。截至今年9月15日,全市平均降雨量已经达到106.4毫米。应当说,今年9月降雨比常年偏多已成定局。”白莹莹告诉记者,在9月18日,重庆还有一次降雨过程。

    事实上,从今年8月下旬开始,整个华西地区的阴雨天气就比较多。9月6日以来,华西地区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陕西关中和陕南、四川中东部、重庆东南部,累计降雨量达100毫米至350毫米。上述地区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至2倍,部分地区偏多3至4倍。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秀文指出:“今年华西秋雨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

    气旋性环流配合导致雨量偏大

    今年华西地区秋季降雨量为何比常年偏多?王秀文解释说,首先是源于今年造成华西秋雨的主导天气系统比较强。华西秋雨是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常年9至10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或西北侧的东南暖湿气流以及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不断汇集到华西地区上空,而冷空气则沿高原北侧进入,冷暖空气频频交汇,导致华西秋季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今年,副热带高压较强,导致东南暖湿气流强盛,给华西地区上空带来丰沛水汽,因而华西秋雨特征明显。”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则是在重庆、四川东部附近地区的1500米上空,长时间维持着气旋性环流。由于低层水汽辐合明显,导致暴雨甚至特大暴雨频频出现。王秀文指出,这种气旋性环流并非每年秋季都会出现,但在今年,它与有利的大尺度环流形势相互配合,致使降雨量级偏大。

    致灾较重与前期降雨多有关

    白莹莹说,尽管重庆今秋降雨偏多,但在1973年,9月全市平均降雨量曾达到295.3毫米,今年未必会打破极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华西秋雨致灾较严重,除了过程降雨量较大之外,也与前期持续降雨有关。今年8月以来,重庆就多阴雨天气,土壤含水量大,表层松动,当出现短时降雨强度较大时,很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白莹莹强调。此外,她还指出,除了强降雨需要关注之外,连续阴雨寡照天气对各地玉米、一季稻、棉花等作物后期产量形成和品质提高不利,同时将影响已成熟作物的收晒工作。 (段昊书 任俊)

责任编辑: 黄林昊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