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风整纪 取信于民--天津开展正风肃纪专项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9-24 08:57 来源: 天津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天津市河东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第五大队执法工作充分体现人性化,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并通过自查自纠、检查监督等方式,解决突出问题,树良好队伍形象 。(记者 吴迪 摄)  

    坚决整治各种隐身、变种的“四风”问题,直击群众反响强烈的作风之弊;

    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对违反八项规定的各种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打响“十个专项整治”战役,锲而不舍、持续发力,坚决防止反弹和反复……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委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着力纠正“四风”问题贯穿始终,狠抓正风肃纪,聚焦作风建设,把握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深入推进,以钉钉子的精神,用刚性执纪打破侥幸者的任何幻想。

    一年多来,天津市各部门各单位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纠正“四风”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党员干部的是非观念、规矩意识、纪律意识、自律意识、勤俭意识明显增强,干部作风为之一变,民心为之一振。据市纪委市监察局信访统计,群众反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方面的信访举报同比下降37.9%。

    强化监督 从严问责

    作风建设绝非小事,事关党的生死存亡;铺张浪费绝非小事,事关党风政风社风;特权思想绝非小事,事关党群干群关系;吃喝应酬绝非小事,事关党和政府形象。

    全市上下一系列专项治理和规范清理行动,既“剑指要害”,又“对症下药”,强化监督、从严问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对“车轮上的铺张”、“会所中的歪风”、“小金库”、培训中心腐败浪费、违规兼职取酬等问题,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治理,一类问题一类问题地解决,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整治过程中,天津市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各单位各部门自查自纠。全面开展了党政机关租用宾馆办公、“小金库”、乱收费、“车轮上的铺张”、“会所中的歪风”、违规兼职取酬、出租车服务秩序、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等“十个专项整治”工作。纳入范围的118个市级单位认真自查租用宾馆办公情况,5个有长期租用问题的单位按期整改到位;13149个单位自查后清理出“小金库”377个,涉及金额7951.3万元;3541个单位对收费项目进行了自查,通过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收费标准,每年可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4000余万元。16个区县,89个市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54家市管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对领导干部兼职任职进行了自查清理,48227名领导干部登记报告,存在兼职的5881人,兼职取酬的407人,已有一些领导干部将兼职所得清退到指定账户。

    针对反复发作的“节日病”,组织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检查,组织1000名纠风志愿者开展暗访。市纪委会同有关部门在“五一”期间明查暗访24个点位,拦查、暗查车辆1560多部,从严从快查处曝光了一批问题。当前,正在组织纠风志愿者开展“四查四看”暗访活动,及时查处中秋国庆期间的顶风违纪问题,做到有发现、有惩处、有震动、有改进。在清理会所工作中,对全市1570个公园、历史风貌建筑等单位和场所进行了3轮摸底排查,覆盖面达到100%;296076名党员干部主动作出了“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承诺;对12个侵占公共资源、为少数人服务、带有会所性质的接待场所进行了整治,其中,关停7处,转型5处。

    严控“三公”经费管理使用。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坚决遏制铺张浪费现象,大兴务实节俭之风,坚持“过紧日子”、勤俭办一切事情,严控“三公”消费,行政经费支出明显下降,节约资金全部用于增加困难群众生活补贴。去年,125个市属一级预算单位会议费同比减少519.1万元,降幅41.3%;业务接待费支出同比减少811.8万元,降幅73.3%。

    大力整治文山会海。全市召开会议会期普遍压缩,领导讲话、代表发言变短,会场布置简朴,会风清新,务实高效。文件简报更精简,在种类上、数量上严格控制、严格把关。去年,以市委、市政府及两办名义下发的各类文件同比减少28.7%,全市性会议同比减少25%,全市清理简报377种,取消节庆、论坛、展会103个,减少评比、达标活动63项,市级主要新闻媒体精简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近30%。随着文件简报的“瘦身”和会议实效的增强,使领导干部摆脱文山会海、走出机关大院,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谋划推动发展。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务用车使用情况,开展“飞行”检查。对去年清退的639辆公务用车处置情况组织了重点抽查和“飞行”检查,查处5起违规问题,对2个单位在全市通报,督促3个区对18辆长期封存的违规车辆进行了拍卖处置。查处各类出租汽车违规运营案件675起,查封无证经营黑出租763部,出租汽车运营秩序得到规范。

    加强执纪问责,形成有效震慑。严肃查处涉及“四风”的违规违纪案件。今年1至7月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71件,处理81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0人,其中,局级干部3人。市纪委领导14次约谈局处级干部20人,及时介入、防止了3起违纪问题的发生,对15起典型问题20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组织10个涉农区县纪检监察机关,集中查办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共梳理信访举报182件次,排查问题线索75件,确定突出问题33件。目前,已初核问题69件,立案查办42件,查结25件,取得了初步成效。

    创新方法 行风政风持续好转

    在作风整治过程中,天津市坚持既找“流行病”也找“地方病”,既找班子“突出病”,也找个人“个体病”,特别是对行政机关、执法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大力推进效能风暴行动,无故旷工、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等散漫行为,以及“吃拿卡要”、利用便民服务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乱象得到治理。

    通过“问卷调查、千家企业、纠风工作志愿者、新闻媒体、区县纠风办”等5个维度,对“依法行政(办事)、政务(办事)公开、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服务标准化、诚信与职业道德建设、廉洁从政(从业)”情况,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对全市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单位)及所属的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进行评议,及时收集群众各类意见和建议,边评边改,解决部门和行业作风方面的实际问题。

    围绕持续改进作风,不断创新检查方法。在整治服务态度工作中,建立起明查暗访、持续评价、定期通报、问题查纠“四个”工作机制,坚持每月组织人员对近百家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开展一次明查暗访,重点查服务制度落实以及服务相对人评价等情况,当场打出分数,当场作出评价,当场进行反馈,促进各单位及时整改问题。已分4批对16个区县408家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进行检查,印发《通报》4期,对发现的四大类75个问题点名通报。同时,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将党风纳入评议范围;抓好165个单位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检查认定工作,以典型带动整体服务质量提升,促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庸懒散拖”等问题。

    同时,还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市级审批事项由495项减少到382项;向滨海新区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及权限94项,累计下放236项;向各区县下放73项,累计下放144项。 “立等可取”事项增加到100项,“网上办理”事项增加到269项,实际审批办结时间比承诺时限再提速20%以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8890”累计办理群众求助事项1430万件,群众满意率达100%。开办了《行风坐标》节目,组织群众对541位局处级领导干部上线解答问题情况进行了点评,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1828件。组织170多名纠风志愿者走基层看作风,推动了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治本之策 长效机制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形成一种优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克服一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天津市把着力点放在强化治本之策上,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执纪监督职责,切实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建立起正风肃纪的长效机制。

    坚持抓早抓小抓节点。坚持超前教育,防范在先,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及时提出纪律要求,从节日期间容易出现的公款送节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小事”抓起,倡导节俭办活动,早打招呼、早提醒。市纪委、市监察局连续向全市印发了《关于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问题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等8个文件,从“舌尖”到“车轮”、从节礼贺卡到烟花爆竹、从公款旅游到出入会所、从发钱发物到大操大办,先后提出了11项禁止性要求,严格执纪问责把关,大力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做到“规矩立在先,丑话说在前”。通过持续抓、反复抓,形成了强大的声势,促使各级党员干部不碰纪律红线,确保了每个节日都风清气正。

    形成明查暗访的常态化机制。采取集中检查、重点抽查、巡视监督等保证八项规定和整治“四风”各项措施的落实。市纪委、市监察局重点对15个区县(不包括滨海新区)“三公”经费使用、主要领导公务用车、新建楼堂馆所、举办节庆论坛展会等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对6个区县和部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情况进行了重点抽查,对600名党员干部和群众问卷调查,约谈60名局处科级干部,实地测量了地区和部门主要领导同志办公用房面积,查看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等情况。去年中秋国庆期间,市区两级组成由纪检监察机关、工商、税务、审计部门参加的检查组,对公款送月饼节礼、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大操大办以及滥发津贴补贴实物等情况开展明查暗访,共查访40余个党政机关、200多家饭店餐饮企业、200多家银行、月饼生产企业、商场和大型超市。今年“五一”期间,中央纪委有关人员及新闻媒体记者跟随天津市三天的检查工作,分别到宁河县七里海湿地国家公园、水上狗不理大酒店等24个点位进行明查暗访,重点对公车私用、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大操大办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在高速出口共拦查60多部车辆,在景点停车场暗查1500多部车辆,在景区、宾馆和酒店共查看发票存根239张,有力地推动了相关规定的落实。

    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特邀监察员、纠风工作志愿者以及热心群众参加,采取事前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定时间以及模拟办事、跟踪办事等方式进行暗访,促使党员干部自觉自律行为。纠风工作志愿者是市纠风办联合天津经济广播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群众志愿性组织,包括医生、教师、律师、公务员、个体工商户、产业工人、农民、大专院校学生等各阶层人员,在加强社会监督、纠正不正之风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去年中秋、国庆前夕,市纠风办组织1000名纠风工作志愿者,集中开展了“四个一”暗访活动,共拨打有关部门服务热线或投诉电话950次,查访138个政府部门的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497个,餐饮和娱乐场所240个,提供作风方面的问题线索37条,暗访情况向全市通报,起到了很好的威慑作用。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党政机关及各类基层站所、窗口单位向社会公布专线服务热线,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评价。

    严肃党纪政纪严格责任追究。拓宽和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全市各单位均公布投诉电话,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公布来信来访地址和举报电话、举报网站,指派专人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对发现和查实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涉及“四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一经查实,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问题突出的,坚决予以曝光。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357件,处理22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2人,对15起典型问题20人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了震慑力。(记者 张立平)

责任编辑: 薛雪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