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全力做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情况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02 08:12 来源: 气象局网站
【字体: 打印本页

    9月29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了解到,进入秋收秋种阶段,气象部门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秋收秋种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在做好面向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决策气象服务的同时,重点加强面向农机手、基层农户和农业生产一线的“直通式”服务。

    加强对省级气象部门业务指导

    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期间,中国气象局及时召开电视会商,对下进行指导,每周制作两期《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截至9月28日,共制作服务专报6期,同期灾害预警评估产品3期。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东北低温初霜、南方寒露风等的预报分析。

    多渠道开展秋收秋种气象服务

    据悉,中国气象局通过CCTV-1《新闻联播天气预报》、CCTV-7《农业气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农业气象》及时发布秋收农用天气预报,推出秋收秋种气象服务节目近200期。中国兴农网联合农业部农业信息网,共同推出“2014气象与农业服务助力秋收秋种”专题。为农民朋友提供气象、农业的综合信息服务。通过“看天说农”专栏,跟进全国主要作物分布与发育情况、农业气象灾害与天气条件分析等内容。

    “直通式”服务体现针对性、及时性

    各地气象局联合农业部门开展农情调查及会商,共同制作和发布更切合农业生产实际的服务产品。与重点服务对象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时指导农民有效防灾减灾。安徽省气象部门研制推出“爱农”手机客户端,正式开通了安徽农网官方微博、微信,利用新手段提供直通式服务。重庆市气象部门增加了晚秋作物最晚播种期预报和晚秋种植规划,得到政府和用户好评。截至目前,共为81451个农机手,107047个种粮大户以及农业生产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共计417681个服务对象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蓝皮书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理论指导

    由中国气象局主编,从全国、主要农区及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三个层次,分析了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农业气象灾害变化、农业病虫害变化、农业种植制度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从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复种指数、品种布局和生产管理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为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理论指导。

责任编辑: 刘笑迪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