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北京全市382家公园免费对市民开放,其中天坛公园、陶然亭公园、朝阳公园、玉渊潭公园、园博园5家公园集中举办国庆群众游园活动,颐和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北京动物园4家热点公园也统一向国内外旅游团体和市民发放游园专票。 节日的公园花团锦簇,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市民在游园中参与、观看文艺演出,庆祝祖国的生日,共享生活的幸福。 节目连连精彩不断线 记者在各个公园看到,园内除增加了花坛装点喜庆气氛,更多的则是精彩的文艺演出和互动节目,让市民在移步赏景中,感受节日的喜庆。 在陶然亭公园,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形式的串烧,歌颂祖国、赞美生活的“快闪”表演,给游人带来惊喜;而连丽如先生携弟子王玥波、李菁等献上的评书、相声表演,吸引了众多游人的围观。 除了文艺演出,陶然亭公园还推出了一系列与游客互动节目。在东门广场活动区留言板上, “我爱你,中国!”“爱你一万年!”“祖国,祝您生日快乐!”……市民对祖国的祝福奔放、直白;在潭影流金小广场和紫梅亭,书法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并请书法家点评、刻章,地书爱好者以大地为纸,用优美潇洒的笔体来祝福祖国65岁生日。 在天坛公园,三台活动分别在祈年殿、神乐署、西二门进行。祈年殿舞台,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场地上,市民可以欣赏民族歌舞表演,包括舞蹈《花开中华大家园》、乐器演奏《在那遥远的地方》、女生独唱《赞歌》等十余个表演节目。在神乐署舞台,市民可以听到北京京剧院带来的国粹京剧演出,包括京胡表演《迎春》、京剧清唱、传统戏彩唱、现代戏彩唱、京剧折子戏等。在西二门舞台,东城区文化馆的活动非常接地气,既有民乐合奏《欢乐中华》,也有音乐群口快板《文化惠民万家欢》,还有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带来的舞蹈《喜上枝头》、东城周末相声俱乐部带来的相声《欢歌笑语》等。 游园舞台百姓当主角 “今天是祖国65岁生日,可巧,今天也是我65岁生日,我呀,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0月1日上午,在玉渊潭公园举行的群众游园文艺演出现场,关世平老爷子登台亮相的头一句话就赢得了满场掌声。 关世平老人是海淀羊坊店街道群众艺术团的成员,这次登台表演的是快板书《开心点》,说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开心事儿。 关老爷子在台上打着竹板儿,一句一句,说得带劲儿,台下聚集了300多名游园观众,挥舞着小国旗,听得入神。 “节目接地气,很精彩!”50岁的孔玉洁一家五口人来游园,从演出开场的男声独唱《母亲》到京韵大鼓《万里春光》,再到笛子、二胡独奏,魔术表演,女声小合唱,一家人赞不绝口。 孔玉洁是羊坊店街道中联部社区的一名普通居干,“我们家离玉渊潭特近,可平时工作忙,根本没时间逛。正好这次有游园的机会,还赶上一场文化演出,感觉心情特别愉快。”孔大姐笑着说。 而参加这次演出的也都是本地的群众演员。“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12岁。”羊坊店街道文教科工作人员庞时嘉兼着节目的主持人,“听说是国庆演出,街道好多文艺团体都争着要来。后来,我们从50多个节目里精挑细选,筛出了10个最精彩的,奉献给我们的居民。” 正说着,海军老干部舞蹈队的几个老姐妹,穿着齐膝的短裙上场了。英姿飒爽的《手旗舞》赢得了观众一阵阵喝彩。 “冷不冷?”刚下舞台,工作人员便赶紧给演员披上了外套。“不冷!心里热乎着呢!”舞蹈队长李萍乐呵呵的,“听说今天降温,街道一个劲儿嘱咐我们多穿点,可我们几个一商量,既然是国庆演出,哪怕是天上下刀子,也要穿最漂亮的裙子登场!”几句话把周围的人都逗乐了。 演出从上午9点半持续到近11点,节目演完了,很多观众还意犹未尽。“那个《母亲》唱得真好,应该上星光大道!”八里庄社区的张秀芹阿姨特地跑到后台,向演员们伸出了大拇指。 万人同舞共祝好生活 10月1日上午,朝阳公园的四个舞台分别上演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超过一万名群众参与演出,观众更是达到了四万人。 上午9点,一面长30米、宽25米的巨型红色旗帜覆盖在广场的人海之上,经每个人亲手传递,所到之处都会掀起欢呼的浪潮。金色的亮片从天而降,落在人们的身上、头发上、笑脸上。 稍低的气温丝毫没有影响市民参与游园活动的热情。平四、探戈、中三、伦巴、恰恰、吉特巴……在公园奥运广场上,一万多名群众演员裙摆飘飞,旋转、停顿,时而急促,时而从容,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我今年80岁了!”熊友望须发皆白,但身体硬朗。他是雅宝里社区居民,也是这次活动中年龄最大的舞者。“我参与过1959年国庆十周年游行!”熊友望回忆起半个多世纪前的今天,“当时我在队伍里负责打腰鼓,曲子是《咱们工人有力量》。不过那时候的演出服可远远没有现在的漂亮,这几十年发展太快了,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万人舞场上不但有耄耋之年的老者,也有七八岁的孩童。“我等会儿要领舞《牛仔舞》!”9岁的李梓畯候场时开心地对记者说。 在公园的另一个广场上,北京农村最负盛名的“十三档民间花会”紧锣密鼓开演!所谓的“十三档”指的是十三个传统民俗表演项目同时展现,包括舞狮、石锁、秧歌等。舞台上艺人们耍得起劲儿,台下观众也不吝喝彩,叫好声不断。据了解,朝阳区的19个乡在这场演出中拿出了自己的绝活,一共派出了850名民间艺人。“现在我们高碑店乡的高跷已经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踩上高跷之后有2.6米高,张爱革不但走得又快又稳,还能耍刀练武。 “我参与过4次游园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这次最热烈、观众最多、群众参与性最强。”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告诉记者。(记者 王海燕 童曙泉 实习记者 朱松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