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合作将迎来更广阔前景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09 09:13 来源: 新华每日财经分析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日起开始对德进行正式访问并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此次政府磋商将以“中德创新伙伴关系”为主题,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双方将签署20余项政府间合作协议和有分量的商业合同,涉及多个领域。

2014年是中德经贸合作的丰收之年,从年初德国中国商会在柏林破茧而出,到3月份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再到7月份中德建立了高级别财金对话机制,以及8月中国银行在法兰克福启动人民币清算业务;德国不仅见证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跨跃,也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一环。中德经贸合作可谓累累硕果、亮点纷呈。

作为亚洲经济的“火车头”与欧洲经济的“发动机”,中德已经相互成为对方所在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1616亿美元,今年则有可能达到1800亿美元。更为可贵的是,今年或将成为近20年来双方首次实现贸易平衡的一年,这对中德乃至中欧经贸的良性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德经贸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国建交以来,双方贸易额已经增长了580多倍,中德双边贸易额连续五年占中欧贸易的三成左右。改革开放后,德国企业更是积极参与到中国的经济建设。大众汽车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世界级汽车企业,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做出了很大贡献。就连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海尔,也渗入了精细、严谨的德国基因。两国人民都对彼此有着好感,以至当德国队夺得世界杯冠军时,有无数中国人为之欢欣鼓舞。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中德双边投资合作渐渐驶入快车道。目前中国在德累计投资40亿美元,2000多家中国企业落户德国,三一重工、华为、中兴等一些中国企业已渐渐融入当地经济生活。不仅如此,双方合作还延伸到航空航天、金融、科技环保、教育医疗、城镇化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德国实施的“工业4.0”计划与中国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战略有着诸多契合点,同时中国的“新四化”与交通、电动汽车、能源、环保和食品安全、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也将成为两国未来创新合作的重点。

德国在中欧关系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欧债危机期间,中国对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各国抗击债务危机、保持经济增长给予了坚定支持,彰显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中德双方的密切磋商,也为中欧间贸易磨擦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解决途径。此外,中德在伊核问题谈判等国际问题上也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双方都意识到,有必要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近年来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国际事务等方面的合作深入发展,德国驻华大使史明德将中德关系比喻成以经贸合作为支撑的强劲的“四轮驱动”模式。2015年将成为中德“创新伙伴年”,相信随着两国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中德合作还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记者 崇大海)

责任编辑: 王欣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