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育成粮食和经济作物新品种370多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10-10 20:05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于文静、王宇)近年来,我国农作物品种自主创新和生产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十二五”期间共育成粮食和经济作物新品种370多个,形成了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为粮食产量“十连增”奠定基础。

    这是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培育了一大批单产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优质香稻品种占国内高档香米市场70%以上,打破了国外品种在高档米市场上的垄断;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济麦22,占全国小麦种植总面积的12%;培育的一系列玉米新品种,在黄淮海等地区多次创造了大面积高产纪录。此外,还培育畜禽新品种23个、牧草新品种35个、水产养殖新品种19个。

    据介绍,我国研发了一批轻简化、标准化的先进实用技术。研发的玉米深松高产栽培技术,使示范区玉米平均每亩增产150公斤;研制了一大批高效、轻便、省力的农业机械化装备;集成了一批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

    唐珂指出,201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2%。农业科技新进展还体现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搭建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农业科研平台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源动力、新活力。

责任编辑: 司徒宇乾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