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在广西昭平县仙回瑶族乡一食用菌基地,当地群众在运送刚刚采摘的黑木耳。广西贺州市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借助当地气候、地理等生态资源优势,利用秸秆、豆麸、废弃木材为主要原料,栽培黑木耳和香菇,再用养菌后的菌棒废料制成有机肥原料培育林木种苗,打造立体、循环、生态的农林种植业。目前,该乡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钢架结构永久性生产大棚120个,占地3.33万平方米,2014年预计可年产黑木耳、蘑菇菌种2000多万袋,实现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新华社发(刘飞摄) 10月15日,在广西昭平县仙回瑶族乡一食用菌基地,当地群众在田里安放菌棒。新华社发(刘飞摄) 10月15日,在广西昭平县仙回瑶族乡一食用菌基地,当地群众在制作菌棒。新华社发(刘飞摄) 10月15日,在广西昭平县仙回瑶族乡一食用菌基地,当地群众在晾晒黑木耳。新华社发(刘飞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