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由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完成的“高原地区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与血管因子关系研究”项目,近日通过成果评价,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该项目对居住在海拔2000m以上地区房间隔缺损(ASD)和伴有肺动脉高压(ASD-PAH)患者作了回顾性分析和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测定。结果显示,高海拔地区ASD伴PAH的发生率为68.4%,且形成时间早于平原地区,并随年龄和海拔的增高而增高;ASD患者随着PAH程度的增高,血清BNP、VEGF、ET-1水平上升呈正相关,而与NO呈负相关;同时,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ASD患者的血清VEGF、ET-1水平也逐渐增高,而NO水平降低;高海拔地区ASD患者伴发PAH与缺损大小、海拔、缺损开放时间以及血清BNP、VEGF、ET-1及NO有关。该研究成果对青海省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预防、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