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16时55分,四川省康定县境内发生6.3级地震,致使6个县55个乡镇受灾,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灾情发生后,康定县纪委及时对抗震救灾提出明确要求,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快速集结投入抗震救灾,深入灾区一线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喊响“一切为了藏区同胞”。 快速集结,应对在一线 灾情发生后,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秀珍参加完县指挥部紧急会议立即冒着严寒赶赴震中塔公乡抗震救灾,并发出动员令: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心系全县各民族群众安危,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灾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牢记监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视灾情为命令,快速集结。县纪委常委徐培勤原本带着年幼的儿子在外休假,得知灾情后,自己驾车从崇州星夜赶回康定申领任务。地震发生的第二天,该县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就全部到岗,听候命令。 牢记主业,监督在一线 危难时刻牢记主业,关键时期强化监督。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加强监督,确保抗震救灾工作组织有序、保障有力、政令畅通、高效推进。 灾情发生后,县纪委及时会同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康定县抗震救灾期间党员干部“三必须、四不准、五坚决”规定》。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坚决执行省、州、县关于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统一调度、统一指挥。所有干部职工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主要领导坚守岗位,严禁工作脱节,严禁贻误时机,严禁虚报、瞒报、谎报灾情或信谣、传谣。对抗震救灾各类资金、社会各界捐助的款项和物资严禁滞留、截留、挪用、贪污、克扣,严禁在救灾款物发放中优亲厚友、以权谋私、弄虚作假。对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违反政治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的行为,将快查严处。 县纪委、监察局牵头,联合组织、人事等部门成立抗震救灾监督检查组。监督检查围绕工作纪律、救灾款物接收和发放、每个时间节点的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等全面展开。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督促重灾乡镇在集中安置点设立监督举报公示牌,确保救灾物资资金管理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在纪检监察干部的强力监督之下,该县震区先期到位的966顶帐篷已按时发放和搭建,700万元救灾应急资金得以安全使用,受灾群众的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情系群众,关爱在一线 灾害无情人有情,纪检监察干部始终与受灾的各族群众站在一起。 县纪委书记罗秀珍一直守候在震中塔公乡,受灾群众紧紧握住她的手动情地说:“你们天天守在这里忙前忙后,我们既暖心又踏实哦!”在受灾严重的新都桥镇、雅拉乡、瓦泽乡,乡镇纪委书记积极组织当地藏族群众抢险自救。在塔公乡,乡纪检干部组织配合木雅祖庆小学1000多名师生安全转移。炉城镇纪委书记刘清22日晚值班一宿,第二天一早听说帐篷到了,又匆匆赶到现场组织群众接收。县财政局纪检组长张兵在地震发生后就一直没回过家,行程上千公里,一直往返于全县21个乡镇查灾情,为县上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何旭 康季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