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过程中,高德荣的手机铃声不时响起,他用“滇普”或独龙语与人谈事(12月6日摄)。清晨,“老县长”披衣出门,环顾寨子。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每天起床,先出门看看寨子上空的炊烟。云雾在群山间缭绕,山峰仿佛飘在空中。江水轻唱着向南奔去,水色透碧如玉。独龙江美,独龙人勤劳。39年来,为了尊严和梦想,他带领独龙族的乡亲们不懈奋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兄弟民族的支持下,把一个封闭、贫穷、落后的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领进了21世纪。他今年已满60岁,已经退休。但是,为家乡发展的这颗心,从没退休。他就是共产党员、独龙族的“带头人”高德荣。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 12月6日,高德荣在一户独龙族群众家走访。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12月6日,高德荣在一户独龙族群众家门口等候了解情况。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12月8日,高德荣在独龙江乡家中的火塘边接待来访者。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 12月6日拍摄的高德荣。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 这是独龙族群众在高德荣指导下制作出的传统蜂箱(2013年3月13日摄)。新华社发(王靖生摄) 为保护环境,高德荣在独龙江乡积极倡导不砍树,自己家火塘里烧的柴木都是独龙江涨水时冲下来的各种杂木。这是高德荣在独龙江畔拣柴(2013年3月10日摄)。新华社发(王靖生 摄) 2010年5月29日,高德荣(右一)不顾塌方危险,冒雨率领驻独龙江帮扶工作队员徒步查看乡村公路。新华社发(王靖生 摄)
2013年4月7日,路遇坍方落石挡路,高德荣(前右)和随车人员一起搬石头、铲泥土。新华社发(王靖生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