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藩篱”防堵债市“硕鼠”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1-26 20:34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暗箱操作无人知“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银行间债券市场“硕鼠”频出的另一因素是市场透明度较低。民营投资公司等非金融机构法人过去不能直接联网交易,只能委托银行代为交易结算,交易过程和结果在常规的债券交易系统上得不到体现。这种隐蔽性反而给“低卖高买”的异常交易及利益输送提供了灰色空间。

审计署查处的湖北荆州农信社温某案,长沙农信社罗某案,华宸信托蔡某案,富滇银行李某、付某案,均为银行、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将本单位持有的债券,以明显低价直接或者转售给小型民营投资公司,让对方高价售出或自己再高价购回。而这些小公司,要么是其“关系户”,要么干脆就是其亲戚开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与沪深交易所通过计算机集中撮合成交不同的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可以与选定的交易对手逐笔达成交易。交易双方往往通过QQ、微信、电话等,先在线下私自达成协议,然后再通过交易系统完成交割。信息披露不充分,价格公布不及时,交易行为不公开,最终形成了暗箱操作空间。

“大量注册资本仅3万元、10万元的小型投资咨询公司,能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撬动几亿元、几十亿元的交易,而且在没有实际交易本金的情况下,以当天买当天卖的方式实现‘空手套’,极不正常。”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赵庆明说。

审计部门将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后,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了一次全面清理整顿。2013年8月,央行发布公告,要求银行间债券市场全面采用券款对付的方式进行结算。“一手交钱,一手交券”的明规则,排除了垫资、代持等操作,也杜绝了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利用时间差进行“空手套白狼”行为。

2014年11月,央行下发通知恢复了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入市,同时要求其必须借助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平台进行交易,这就意味着过去“线下协商线上交易”模式被堵死。

赵庆明表示,“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不仅要在交易模式上公开透明,更关键的是要打通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柜台市场,特别是鼓励企业发行的融资债券主要通过交易所和银行柜台直接面向居民,提高公众参与度,使报价、成交信息等彻底公开,最大程度压缩暗箱操作空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姚杰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