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转型正当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2-08 10:53 来源: 河南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转型正当时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正处在向新常态转变过程中。”2月3日,在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有色行业高峰论坛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家生表示,河南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大省,有色金属行业将成为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之一。 

增长放缓有色金属加工成行业龙头

有色金属工业是河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河南省积极进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装备,不断强化技术指标,积极推动转型升级,有色金属工业产量仍然位居国内前列,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

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2014年,全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529.7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2%,居全国第一位。电解铝、氧化铝、铝材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铅产量占全国的31.8%、钼精矿产量占34%,均居全国第一位。

全省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从高速增长转为缓慢增长,有色金属加工成为行业发展的龙头。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秘书长苏俊杰介绍,目前,河南省以冶炼产品为基础,以有色金属加工及新材料为主的产业新格局初步形成,在国内率先淘汰落后的电解铝、铅等生产工艺,主要生产技术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

据统计,2014年,全省有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278亿元,同比增长7.04%。有色冶炼与延压加工业增加值增速14.8%,高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有色冶炼与延压加工业增速3.1个百分点,也高出全省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3.6个百分点。

新常态下机遇大于挑战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面临怎样的挑战?在赵家生看来,主要面临产能过剩严重、创新动力不足、环保压力加大等三大挑战。

“近几年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环境变化很快,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深层矛盾。”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立彬认为,行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和电解铝脱困任务繁重,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资源紧张制约产业的持续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较少。

同外省相比,河南省有色金属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在减弱,但生产要素保障优势并没有丧失。“河南省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投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市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材料工业处处长姜永波表示,承接产业转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遇依然存在,特别是通过转移替代扩大出口份额还有很大空间。总体来看,进入新常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任重道远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近几年,全省电解铝企业上马太多,产能过剩价格倒挂,加上部分企业本身先天营养不良,后天缺少免疫力,外感的风寒引发企业内在体制的一系列弊端暴露无遗。当天的高峰论坛上,新当选的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会长、万基控股集团董事长李跃民用“病入膏肓”来形容2014年8月份以前的万基控股集团。

去年前8个月,万基控股集团亏损达12亿元,一个设备先进、产品一流、曾经辉煌过的大型国有企业遭遇寒流,处于生死进退之间。作为新任掌舵人的李跃民8月到任后对企业开出盘活资产、升级改造、降本增效等六剂良“药”,同前8个月平均亏损数相比,9至12月份万基控股集团每月减亏达1.04亿元。

“电解铝企业目前经营、发展之路十分艰难,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电价政策。”上市公司中孚实业董事长贺怀钦坦言,解决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自备电过网费过高、转型升级项目建设资金紧张等突出问题是当务之急。

跟踪、分析、研究河南省重点产业的外部变化,加强发展战略研究,及时调整战略,对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唐远游表示,河南省将把整个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记者 谭勇)

责任编辑: 温雅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