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青山街道裕园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健康行”的志愿者在90岁的空巢老人赵芳兰家中为老人测量血压(2月28日摄)。近年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一批批热心人士聚集在“志愿者”这面大旗下,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为荣。2013年,石嘴山市成立石嘴山市志愿者培训学院,对志愿者们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各个街道社区组织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团队,有为居民义务缝缝补补的“针功夫”团队,为独居老人、残疾人上门服务的“爱心敲门”团队,也有以学生为主力军的“绿飘带”环保志愿服务团队。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为需要帮助的市民义务服务,由于针对性强、服务效率高,深受市民的好评。为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体系,2014年,石嘴山市在宁夏全区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鼓励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志愿者考核体系,扩充志愿者队伍,目前该市注册志愿者已达7万余人,组建志愿服务队166个、服务站102个,首批学雷锋社会志愿服务基地34个,发起志愿活动6800多次,参与受益人群超过10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间24万多小时。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青山街道红旗社区,志愿服务团队“针功夫”的志愿者王翠萍为101岁的空巢老人常周氏梳头(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青山街道红旗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爱心敲门”的志愿者苏三再(左一)和苏建铃正在搀扶残疾人燕守亮进屋(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这是记者在2月27、28日拍摄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几个社区长期开展的志愿服务团队和他们服务对象的合影集锦(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青山街道汉唐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绿飘带”的学生志愿者郭欣彤(左)和刘梦婷在社区绿地义务捡拾垃圾(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青山街道红旗社区,志愿服务团队“针功夫”的志愿者杜新喜在空巢老人家中缝补衣裳(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