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演员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民广场为群众表演舞狮子。当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全国各地群众举办舞龙舞狮、喜庆秧歌、猜灯谜、跑旱船、民族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庆祝元宵佳节。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3月5日,北京延庆县农民在表演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延庆旱船”。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3月5日,吉林省长春市市民在长春市图书馆举办的灯谜会活动现场猜灯谜。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3月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168玫瑰园小学内,小学生在制作灯笼。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3月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麻石老街太平街,元宵庙会巡游队伍在舞龙舞狮。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3月5日,在广西南宁市一个小区里,市民聚在一起包汤圆。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3月5日,社火队在活动上表演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社火”。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3月5日拍摄的新疆昌吉市民间社火队表演的“羊群”。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3月5日,在太原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几个孩子从窗口观看元宵节文艺表演。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3月5日,由长春开往乌鲁木齐的T302次列车的乘务员为旅客表演节目。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3月5日,中国建设第三工程局一公司上海一处工地的工人在包汤圆。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3月5日,杂技演员在河北吴桥杂技大世界表演杂技。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3月5日,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群众在举行一年一度的“装马匹”民俗巡游活动。新华社发(杨冠宇摄) 3月5日,兰州客运段“动姐”为兰州市七里河区一家敬老院的老人端上元宵。新华社发(温桦摄) 3月5日,河北威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乱弹”传承人王书英(左)、冯丙振在表演乱弹剧目《忠保国》。新华社发(邱洪生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