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威廉王子点名要见的中国商人袁亚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3-06 16:51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英国的威廉王子来中国,点名要见我,想知道到底是哪个中国人买了他们皇家授权的百货公司。”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要知道,从谈判到完成收购我们只用了3个月,我就是简政放权的受益人。”

    2014年旗下拥有宏图三胞、南京新百等知名品牌的江苏民企三胞集团收购了英国第三大百货公司福来德百货(House of Fraser)89%的股份,耗资超1.55亿英镑。一个中国商人成为这个在英国经营了165年、拥有61家商店的百货公司的新主人。

    这次收购也创造了三个“首”:首个利用备案制在国外收购企业的A股上市公司、中国民营企业首次在英国收购零售业品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企业零售业境外投资之首。

    “过去,国内企业去海外收购,需要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时间,因为拖得太久,最后不少收购计划就‘黄’了。而且因为国外公司认为我们有审批风险,收购价格往往坐地起价30%。”袁亚非想起当时的遭遇还有些愤愤不平,“就在我收购福来德百货的同时,我的竞争对手公开表示,不要卖给中国人,他们的政府根本批不了。”

    不过,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证监会推进了简政放权工作,要求只要不涉及募股,上市公司的海外收购由审批制改为报备制。

    “从省发改委到商务部到证监会再到外管局,整个批复流程就一个多月,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袁亚非告诉记者,“这也使我的竞争对手大为惊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把89%的股权签走了。”

    “我是简政放权真正的受益者,切实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袁亚非介绍,去年该公司完成了近70亿元的并购,买了美国创新型商店、以色列最大的养老服务公司等。“过去企业靠圈地扩张、靠资产价格上涨的商业模式应该结束了,我们也要抓住机会转型发展。”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对此袁亚非感同身受,“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

    他给记者讲了和市长“约饭”的故事:“一次我约一个美国某地方的市长吃饭,市长欣然赴约还把老婆孩子全带上,因为在那里难得有企业主动请市长吃饭。吃完饭找那个美国市长办事,他却摇摇头说句sorry(对不起),因为他确实没有那个权力。”

    “而在咱们国家要想约个市长吃饭真是很难,因为市长权力太大,个别有问题的官员想让谁发财就让谁发财,商人才会趋之若鹜。”袁亚非再次感叹,“只有权力瘦身了,才能廉政。”

    作为民营企业主,袁亚非委员建议,应进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有序实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规范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说白了,还是参股!”

    不过,对于混改,袁亚非还道出了一个困扰:“混改的原因就是发现国企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但如果民营只是参股一方,只管投钱没有什么决策权,对体制又有什么改进作用呢?混改应该加大力度,在适合控股的领域也可以尝试让民营资本控股。”新华社记者 吴雨

责任编辑: 刘杨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