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把“有形”资源化作“无形”服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3-18 16:00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上海3月18日电(记者 王琳琳)将“真金白银”投向基层,用“精兵强将”充实社区,把“有形”资源化作“无形”服务,近年来,上海跳出“盆景”思维,坚持整体推进,各级党委书记带头,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完善服务机制夯实基层堡垒

“我们可以去居民区为基层干部解读上海市委1号课题,更好地将静安‘1号任务’贯彻落实;也能从居民区中听到声音、发现问题,一起讨论解决。”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孙建平的建议得到了众多居委干部的热烈响应。

前不久,静安区提出了10项关于健全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区四套班子党员领导联系居民区党组织制度”。根据安排,区四套班子党员领导都要确定一个居民区党组织作为基层联系点,每年前往不少于4次,以主题宣讲、上党课、作报告等形式,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基层党员群众理解并积极参与本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建设。

这只是上海市完善联系群众服务机制的其中一例。去年,上海市青浦区制定出台了《青浦区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办法》,对“党员地图”“农村党员家庭服务点”等多个基层党组织服务项目进行立项支持。

上海石化党委建立完善分析研判制度,通过动态收集、分析处理、落实反馈、督察指导4个环节,实行装置(车间)、二级单位、公司三级闭环管理。基层职工反映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如无法解决,可逐级向上反映,实现了解决职工热点难点问题常态化、长效化。比如,针对基层一线职工反映希望进一步改善学习环境的意见提交到公司党委,党委经过认真调研,将建设员工学习室作为专项整改措施,已完成一期42间学习室的建设。

党员做中坚壮大服务力量

上海结合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进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96家市级机关以及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的社区报到率达83%。

去年“七一”前夕,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委老干部局向全市党员发出了“党员到社区、人人做公益”志愿行动的倡议,先后推出了10个全市公益项目。其中,上海市党员服务中心推出的“环保·爱心两公益”项目,短短一个多月就回收废旧手机1万多部,环保处理后的费用全部用于社会公益项目。

徐汇凌云社区梅陇三村共有2369户家庭,这里设施较为陈旧、人员结构繁杂、居民诉求多样。梅陇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以“绿色、健康、低碳、环保”为切入点,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发动群众参与“绿主妇”系列环保公益活动,把老小区改造成“花园村”“幸福村”。“绿主妇”团队先后获评全国十大最美人物之“节约之星”、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等称号。

从“一手包办”到“群策群力”

近年来,上海努力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社会公益事业中,注重发挥居民区党组织作用,推动基层民主协商,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小区内机动车总数850辆,为了确保数据准确,我反复统计了37次,多数是半夜起来数的。”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松云水苑居民丁解胜报出的这组数据,让松云水苑党支部书记沈勤不由赞叹:“有了老丁这样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居民加入到社区自治工作中来,我们也松了口气。”

把居民的事交给居民自己来管理。去年起,方松街道在松云水苑、兰桥、江虹三个居委会试点推进居民自治工作。如今在这些小区里,居民们的大事小情,不再是居委会“一手包办”,很多过去连居委会都有心无力的“疑难杂症”,也能在居民自治中迎刃而解。

前不久,浦东沪东社区朱家门小区4号门正在进行实事工程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与其他居委会干部一遇到工程改造就忙到“四脚朝天”不同,朱家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显得气定神闲,从项目进入社区的前期告知,到施工中的紧急处理,每一个环节他都胸有成竹。

“我们小区已经形成了良性‘自转’。”到朱家门任职书记六年,他见证了社区居民的自治变迁,更引领着小区“自转”与“公转”的互动。

责任编辑: 陆茜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