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更安全可持续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4-16 15:48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国民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对此,不少海外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向着“新常态”过渡,7%的GDP增速处于更安全、更可持续区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门地区主管史蒂文·巴尼特告诉记者,经济放缓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由此带来银行信贷、影子银行、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IMF预计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安全的区间内运行,但他同时强调这将取决于中国政府是否能落实结构改革。

巴尼特说,按照购买力平价标准,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成功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意义。IMF有理由相信中国有能力成功推进改革。

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全球市场分析主管马修·琼斯告诉新华社记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面临一些物价下行压力。这一方面是受到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周期性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是由房地产市场调整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结构性因素所致。

他认为,国际油价下降等周期性因素会逐渐消退,但由于消化过剩产能仍然需要一些时间,中国国内生产者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行,市场无需对此过度担忧。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日前在美国出席智库会议时表示,中国经济处于改革和转型期,中国政府已经采取许多针对性举措。综合各方面因素看,未来十年内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他说,中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来自三方面因素支撑:一是中国仍有充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二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效果逐步显现,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三是中国政府应对各种经济挑战的经验和能力明显提升。

英国华威商学院教授卡迈勒·迈拉赫说:“尽管最新的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不及预期,但是服务业的表现并不差,这表明中国经济再平衡仍保持正确的方向。”

他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不可避免,这也是经济“新常态”的一个关键特征。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发生转变,旧的增长引擎,如制造业和房地产,向新的增长引擎转变需要一段时间。

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惠誉亚太区主权评级主管高瀚德说,最新的中国经济增长数据符合该机构预期,只要经济发展能够走向一个更加具有持续性的模式,经济放缓并不是坏消息。

美国金瑞基金常务董事布伦丹·埃亨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早已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典范。中国未来将由投资驱动型经济转为内需驱动型经济,这种经济转型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强大动力。中国经济正在向更坚实、健康的方向发展。

埃亨说,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必然会令部分工业产业承压,却也必然对其他产业形成利好之势。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国企转型以及内需提升都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巴西圣保罗大学经济、管理和财会系教授罗德里戈·特谢拉说,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出现增长放缓是可以理解的,它是内外经济环境使然。要扭转这个趋势,唯一出路就是加快中国经济的转型。

他表示,较少投资于传统产业,而更多转向国内消费和服务领域,对中国政府来说将比以往更加地紧迫。尽管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增长下降,并在短期内形成某些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维护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琼斯认为,中国央行正采取审慎的方式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同时促进金融脆弱性开始减少而不再累积,IMF对此表示欢迎。中国央行采取的一些放松金融环境的政策措施有助于中国经济进行结构调整。

琼斯指出,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信贷增长放缓,特别是非银行信贷增速大幅下降,说明中国政府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已取得成效。他表示,中国3月份信贷增速放缓至约12%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降低金融风险。(执笔记者:汪平,参与记者:高攀、刘劼、王乃水、吴心韬、孙鸥梦、刘彤) 

责任编辑: 张维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