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不是德国工业4.0翻版——
中国工程院启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二期项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4-21 21:57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余晓洁、刘陆)中国制造“短板”究竟在哪?如何做大做强?“中国制造2025”是德国工业4.0计划的翻版吗?

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一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21日在京召开。专家们表示,如果说一期研究是对中国制造进行“诊断”,那么二期旨在为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开“药方”。

大而不强

2013年,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等启动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担任组长,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参与。

“院士专家们历时两年的深入研究,形成了高质量的阶段性成果,为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说。

从“体量”上,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大,不等于强。我们产量很大,但产品档次不高。像高铁、通讯设备这样能进入世界前列的比重很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有不小差距。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朱高峰说。

例如,我国高端芯片80%依靠进口;生产一部178.96美元的苹果手机,负责组装的中国企业仅得6.58美元;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全部发动机均靠进口。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看来,中国制造大而不强表现在六个方面。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其次,尚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产品附加值较低;部分产品质量差、档次低、知名品牌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能耗高,对环境污染大;企业信息化水平低。

“三步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新常态下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项目组提出未来我国跨入制造业强国行列的‘三步走’战略目标: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的中等水平;2045年,制造业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朱高峰说。

工程院21日发布的《制造业强国战略研究综合卷》根据制造强国特征,构建了制造业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按照这个指标体系分析,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美国制造业遥遥领先,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国、英国、法国、韩国处于第三方阵。

如何真正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中国制造2025”规划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即将正式发布。这一战略规划明确了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大重点工程,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上述重点工程和十大领域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抓手和重点突破口。”周济说。

补上质量这一课

对于“中国制造2025”是德国工业4.0计划翻版的说法,专家们并不认同。

“中德两国制造业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都不尽相同。比如,德国工业4.0里没有强调质量问题。这不是说德国人不重视质量,而是他们在工业2.0阶段就解决了质量问题,质量文化早已深入德国工业的骨髓。”周济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冠华举了一个中德两国技术工人在汽车生产线上拧螺丝的例子。德国技工有一种宝贵的“死脑筋”。严格按照学徒要求,螺丝拧到拧不动的时候停10秒钟,防止回弹。中国技工自以为聪明,把这个停顿的过程省略了。看似加快了速度,却埋下了质量隐患。

“‘中国制造2025’不是德国工业4.0的翻版。我们不是从3.0到4.0,因为很多2.0、3.0的质量课、基础工艺课要补。”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说。

朱高峰强调,“中国制造2025”面向制造业全行业,不仅学习德国经验,也参考了美英等国在先进制造方面的理念。关键是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振兴之路。

“‘中国制造2025’作为制造业腾飞的一面旗帜,有助于凝聚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资源,形成合力。各地已经在紧锣密鼓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周济说。

周济表示,为进一步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二期在一期基础上,突出重点、提升质量。分设强国指标体系及重点产业发展路线图、智能制造、制造业质量与品牌、绿色制造、制造业服务化等7个课题组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绿皮书、3D打印、机器人发展战略等3个专题。

责任编辑: 刘杨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