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设6.6万亩人工鱼礁改善海域生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5-12 17:24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沈阳5月12日电(记者 汪伟、孙仁斌)辽宁省海洋渔业厅11日公布数据显示,2008-2014年,全省建设人工鱼礁示范区25处,礁区面积6.6万亩,对修复海洋生态、恢复渔业资源产生积极影响。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值和提供渔获量的目的。

近年来,辽宁通过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实现生态恢复和渔业发展双目标。其中除通过建设人工鱼礁改善海洋生态外,还通过浅海底播和增殖放流来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群体。

数据显示,2014年,辽宁浅海底播增殖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在黄渤海沿岸增殖放流各种游动性品种近60亿单位。其中,通过增殖放流,经济品种年回捕量1万吨以上,投入产出比1:10以上,取得了渔业增产,渔民增收的良好效果。

据辽宁省海洋渔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以投放人工鱼礁为基础,以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为手段,逐步解决局部污染和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枯竭、近海养殖引起的病害加剧等问题。

责任编辑: 陆茜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