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 5月18日,在全国天气会商会后,中国气象局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7日在民政部值班信息上的重要批示精神,并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作出了进一步部署。 5月13日至17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出现了暴雨至大暴雨,持续性降水导致局地汛情发展迅速。据统计,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致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9省13人死亡、5人失踪。针对当前汛情,李克强在批示中要求国家防总加强对地方减灾工作的指导支持,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针对近期南方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5月8日和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分别批示,要求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指出,当前进入汛期气象服务的关键时期,各级气象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汛期灾害防御工作的批示精神,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要切实提高对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和各项气象服务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切实提高对当前复杂严峻天气气候形势的认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今年天气气候形势复杂严峻,厄尔尼诺事件来势凶猛,不排除出现严峻天气气候形势的可能。 二是要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水平,这是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气象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工作追求。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水平,不能仅仅停留在号召上,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依靠科技进步和现有的技术手段,创新预报预测业务方式。例如,要进一步改进灾害性天气的会商方式,强化内部会商,强化上下会商,提高会商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增加预测预报的频次,特别是要增加灾害性天气的滚动订正预报;要高度重视各种观测资料在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中的应用,要总结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经验,要逐步改变依赖解释数值预报的倾向,让预报员真正成为天气预报的主人。 三是要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工作。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充分利用各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和已有的信息发布手段,确保准确及时地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四是要聚精会神地做好气象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工作。当前,气象改革的压力前所未有,各级气象部门领导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好干部职工;要统筹好各项工作,第一时间靠前指挥,集中精力做好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工作。(张静) 中国气象局传达汪洋副总理重要批示精神 5月17日,在全国天气会商会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中国气象局上报的信息专报上的重要批示精神,并对当前气象服务工作作出部署。 近期,我国江南、华南等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全国大部地区陆续进入降水多发期,南方地区汛情随降水持续加剧。汪洋在批示中要求防总加强工作指导。 矫梅燕强调,当前已进入汛期服务关键时期,气象部门要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仅要加强短期强降水落区预报,还要通过滚动预报和短时临近预警,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服务能力。气象部门要立足防汛气象服务的需求,加强对重要天气过程的预报。既要做好强降水重点落区分析研判,加强会商,也要针对防汛需求,加强过程降水量和累计降水量预报,同时根据已经出现的降水过程,对主要降水区域的持续影响及时做好跟踪分析。要提高预报的针对性和可用性,并利用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渠道及时发布和传播预警信息。 同时,矫梅燕指出,决策气象服务既要重视短期强天气预报预警,也要重视提供中期重大天气过程的服务信息,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见性,为防汛决策部署争取有利时机。 (赵晓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