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在2015年6月3日《人民日报》 一、全球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情况及总体评价 千年发展目标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它凝聚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次在消除贫困、卫生、健康、性别平等、环保等领域提出了具体目标指标和落实时间表,指导了新世纪全球发展合作进程。 2000年以来,全球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取得积极进展。国际社会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减贫、提供安全饮用水、男女平等接受初级教育、抗击疟疾、改善贫民窟居住条件等5项指标。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提前5年实现了“每日收入不足1.25美元的人口比例减半”指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 同时,全球在减少饥饿、妇幼健康、环境保护等领域仍面临严峻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情况不平衡,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环境未明显改善。当前各国正在制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我相信,在新的发展议程的指导下,人类的发展脚步将不断前行,千年发展目标未竟的事业必将得以实现。 二、中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情况 中国是全球发展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截止2014年底,中国已经实现或基本实现了13项千年发展目标指标。以消除贫困为例,1990年到2011年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的数量占了同期全球贫困人口减少总数的三分之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多次表示,没有中国的出色表现,全球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将无法达到今天的成就。 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着眼于发展中国家的切实需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加大对外援助力度。60多年来,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人民币的援助,建设成套项目2700多个,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为受援国培训了1200多万各类人才。 中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归功于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对外开放,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建设,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抓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讲规划,持续制定并实施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将落实千年发展目标融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三是重落实,积极营造支持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发展事业,从机制体制上保障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 三、与千年发展目标相比,2015年后发展议程在理念和内容上有什么突破?对世界未来发展有何影响? 今年9月,联合国将举行发展峰会,通过2015年后发展议程。发展议程将接过千年发展目标的“接力棒”,指导今后15年的全球发展合作,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5年后发展议程是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继承和升级。继承是指发展议程将继续聚焦消除贫困等发展问题,解决好发展中国家人民关心的基本生存问题。升级是指发展议程更突出可持续的概念,强调要平衡推进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发展。发展议程还将建立更加广泛、有力的发展伙伴关系,在坚持南北合作为主渠道的前提下,为国际发展合作注入更多动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帮助。 促进全球发展符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我相信,只要各方本着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精神,就能尽早达成共识,制定出一个公平、包容、可持续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 四、如何有效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 中国有句俗语,叫“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有效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事关发展中国家的重大利益。 各国应承担起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首要责任,动员国内资源,加大发展投入,加快经济增长,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考虑到当前全球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不少发展中国家发展资源不足,国际层面的落实应重在完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发达国家应及时、足额地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国际社会应将发展纳入全球宏观政策协调,通过金融、贸易、投资等手段,为发展中国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将全面、积极地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当前,中国正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推进国内各项事业不断进步,这是发展议程有效落实的最强动力和最大保障。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加大对南南合作的投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提供支持和帮助,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