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2015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5候(5月21日至25日)暴发,暴发时间与常年时间一致。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2015年5月第5候以来,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和赤道印度洋西风明显增强,从索马里经赤道印度洋、孟加拉湾、中南半岛至南海北部地区的西南暖湿水汽通道已完全建立;与此同时,南海地区对流活动也较前期明显活跃。从监测指标看,自5月第5候起南海季风监测区(北纬10°至20°,东经110°至120°)连续2候在850百帕上空维持西风,且平均假相当位温超过340开。由这两个主要监测指标可以确认2015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5候暴发,暴发时间与常年时间(5月第5候)一致。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首席专家周兵介绍,南海夏季风暴发标志着东亚夏季风的开始以及东亚雨季的来临。夏季风暴发后,我国即全面进入主汛期。一般在季风暴发后的两周内,不断增强的西南风会将热带印度洋丰沛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江南一带及长江沿江地区输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会出现明显的第一次北跳,季风雨带随之从华南一带逐步向北推进,江南等地进入梅雨期。 据悉,东亚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季风活动区,年降水变率大。由于夏季亚洲大陆上被巨大的热低压控制,海洋上是高气压,气流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形成夏季风。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南海上空出现稳定的西南风,并且伴随强烈的降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