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EN
https://www.gov.cn/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删除
如您是在地址栏输入网址的,请确认其拼写正确,并注意网址的大小写字母区分。
了解中国政府网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政府网
 
重庆:抓改革、搞服务、造空间 加速推进科技创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6-23 09:11 来源: 重庆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出台《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重视创新就是重视重庆的未来。重庆市市科委主任李殿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处于关键地位。结合“行动计划”相关内容和任务分工,市科委将协同各区县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努力办好抓改革、搞服务、造空间三件大事,加速推进科技创新。

抓改革

“谁创新谁所有,谁付出谁受益”,今年底前推进高校、院所至少完成100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性案例

“坚持问题导向抓改革,包括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科技研发项目管理改革和科技研发平台管理改革等四项具体工作。”李殿勋称。

其中,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是最受关注的一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包括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等。为此市科委将按照“谁创新谁所有,谁付出谁受益”的改革思路,大力推进此项改革。在落实科技成果法人财产权的基础上,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按不低于50%的比例奖励给科研人员(团队),将科技成果作价份额按不低于20%的比例奖励给科研人员(团队)和重要管理人员,上不封顶。

“今年底前,我们将推进高校、院所至少完成100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性案例,为全市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做好示范。”他表示,目前我市市属科研院所45家、高等学校70家,每家市属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至少完成一项科技成果转化,全市就会有100个以上的示范性案例。“对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任务的高校、院所,2016年度市级有关部门将暂停受理其市级科研项目申报、科研平台资助申请和科技进步奖评审推荐。”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将着眼于盘活规模庞大的专利、版权、商标等无形资产,强化金融对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目前,市科委、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知识产权局正在研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改革方案,拟通过实施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执业保险、产权交易、收购储备、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推进知识产权资本化。

科技研发项目管理改革,将把市级科技研发项目分为公益类项目和市场类项目实施。其中属于企业自主创新的特色个性技术研发项目,将改变政府科技投入方式,按照“自愿申报、认定奖励”的规则进行管理,根据创新绩效实行“后补助”奖励。

科技研发平台管理改革,包括改造旧院所,建设新平台。现有科研院所的改革重点是推进管理体制、法人治理结构和科研人员激励三项改革;新建的各类科技研发平台,要充分对接市场需求,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主导等多种方式建设与运行,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搞服务

做大做强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种子基金,建立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资金链

“按照‘行动计划’确立的需求导向基本原则,我们将对接市场需求搞服务,推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科技成果交易服务、科技金融支撑服务和科技人才保障服务。”李殿勋说。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将针对过去科技资源分散、部分资源闲置、部门分割等问题,启动建设重庆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全市科技人力、财力、物力和成果等资源,利用“互联网+”手段,为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开展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在线协同创新服务和资源数据综合应用服务。

科技成果交易服务,重点针对目前我市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弱、提供信息服务不够、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刚刚起步等现状,一是搭建交易平台,重点建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一统多分”的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二是培育一批科技咨询、技术评估等科技中介机构;三是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与技术交易服务的认证和激励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科技金融支撑服务,包括构建股权、债权融资体系,支持直接上市融资,探索众筹融资试点,建立科技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池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将大力发展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种形式的创业投资基金,建立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资金链。

“创业投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殿勋表示,创业投资在为企业注入资金的同时,会根据企业情况,输入管理资源、优化治理结构、提升经营效益,为企业创造卓越的协同价值。

为此,除了做大做强现有的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我市还拟用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设立3亿元规模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天使投资,也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区县及产业园区利用自有资金与社会资本合作组建天使基金,重点扶持培育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并设立创业种子基金,以公益参股和无息信用贷款方式,对创客创业给予资金支持。

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服务,针对目前全市高层次创新人才总量偏少、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等情况,通过完善创新人才分类评价等体制机制,为经济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造空间

通过“互联网+”、“创投基金”等服务模式创新,到2016年底全市合力培育300个示范性众创空间

据介绍,造空间包括造科技园区、造企业孵化器、造众创空间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造科技园区主要是推进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园区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李殿勋说,比如依托重庆高新区、北部新区等优质资源,积极申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现有的各类产业园区,择优重点培育一批市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等。

针对目前企业孵化器数量不够多、能力有待提升等现状,在造企业孵化器上,我市将通过重点培育区域标杆示范孵化器,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链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实现全市孵化器“质”与“量”的协调增长。

“众创空间是当下的一个热词。其实众创空间就是在现有的孵化器基础上,插上‘互联网+’和‘创投基金+’的翅膀。”他表示,“行动计划”中提到要打造1000个以上众创空间,为此,市科委将联合各区县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通过“互联网+”、“创投基金+”等服务模式创新,积极构建融合线上服务平台、线下孵化载体、创业辅导体系及技术与资本支撑等基本功能,且具有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等基本特征的众创空间,为广大创新创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以创新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预计到2016年底,全市将合力培育300个示范性众创空间,其中区县建设100个,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设100个,企业和行业组织等主体建设100个。

“实际上,创新创业最大的依托空间还是发展环境,包括基础硬环境、发展软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在李殿勋看来,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司法保障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和社会治理创新,通过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促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责任编辑: 温雅
 
中国政府网
EN
https://www.gov.cn/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删除
如您是在地址栏输入网址的,请确认其拼写正确,并注意网址的大小写字母区分。
了解中国政府网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