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门槛”首次明确 个性发展争“一席之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6-26 21:46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姜琳、吴雨)银监会26日公布的《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准入条件做出明确规定。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当天下午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引进民间资本设立的民营银行,在传统的银行经营领域中缺乏优势,必须寻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出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金融产品,才能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尽管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已全部获准开业,但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具体“门槛”此次才“水落石出”。按照指导意见,准入条件包括资本、股东、拟设银行和机制四方面要求,其中明确民营企业必须以自由资金投资,应满足“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总资产30%以上,权益性投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50%”的条件。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民营银行已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和试点,要想早日做到成熟一家、批准一家,需要在准入、监管等方面出台一个清晰、透明、公开的标准,便于更多有实力的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指导意见》的出台顺应了这一要求。

尚福林介绍,目前已经有40多家企业表达过申请设立民营银行的意向。“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和机构类型已全部开放,广大民间资本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意愿、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自主选择,自主投资。”

数据显示,目前20家境内外上市银行中,境内外民间资本持有股份价值约2.2万亿元,约占上市银行总市值的25%;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民间资本占比已提高到51%;城市商业银行民间资本占比已提高到56%。

郭田勇认为,尽管国家对于民营资本与其他资本进入银行业是按同等条件要求,但是监管部门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依然显得较为审慎。

此次准入条件提出,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要有承担剩余风险的制度安排。这会否提高民营银行门槛、加重民营银行经营负担?

对此,尚福林表示,这既是促进民营银行科学稳健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保障。“银行机构在正常经营时,就应该明确风险处置安排。民营银行作为新设银行机构,在出生之际就应主动做好剩余风险承担安排,以确保经营失败后不殃及无辜,避免被动。”

郭田勇认为,尽管存款保险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但最高只能赔付50万元。“一旦民营银行经营出现问题,银行股东若能为客户承担更多剩余风险,将明显增强存款人的安全感,提升民营银行的吸引力。”

此次《指导意见》特别提出,鼓励民营银行探索创新“大存小贷”、“个存小贷”等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模式,提高与细分市场金融需求的匹配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结构调整转型,需要融入更多创新、创业因素,发展民营银行可以利用其来自民间、熟悉民企、贴近民众的特点,弥补银行服务“小微”“三农”的不足。

尚福林表示,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进一步健全我国银行体系、增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设立小型银行,有利于改善我国银行体系内部结构,增强银行体系的活力;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同质化经营程度过高,而差异化明显不足,迫切需要民营银行参与提升银行体系的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 周楠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