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人士:愿宁台文化合作繁盛成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7-15 07:22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银川7月14日电(记者李寒芳艾福梅)“宁夏用麦草治沙创造出一个个绿洲,期待宁台两地的文化产业合作,也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如沙漠中的绿洲从无到有,日渐繁盛。”台湾顽石文创开发顾问有限公司创办人程湘如14日在银川说。

“情系丝路·牵手宁夏——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8日在宁夏银川启动。14日,近百位台湾文化教育界人士在银川举行的两岸文化联谊行总结交流会上,就文化遗产保护、文艺交流、文创合作等议题开展对话。

台湾文资专家、台湾代表团副团长王寿来表示,文化资产保护具有“可辨识性、可逆性”的特征,既要修旧如旧,但修复的技术也不能完全不可剥离,否则再想重修就会带来破坏。

枯藤老树古井、砖雕红墙人家……被誉为宁夏最美的老巷子——宁夏隆德红崖村老巷子是台湾代表参访的其中一站。

“能够想到利用旧的空间讲故事,激发对文化根源认同,出发点和创意是肯定的。”王寿来说,“民众居住在老巷子,可以扮演一种积极角色。老百姓不是仅仅当道具,而是具体参与才能让古村落变成活资产,这个理念就是台湾很重要的社区总体营造。”

“我们感叹大陆文化产业突飞猛进的同时,也会思索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台东大学教授梁忠铭说,文化的产管学如何取得平衡需要艺术。产业界介入太多就会太商业化,学界太多就太晦涩,政府管得太多就会踟蹰难行。

这些话引起了宁夏文化馆馆长、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靳宗伟的共鸣。他表示,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存续的文化形态、方式来进行传承保护。

他以宁夏著名的“花儿”举例说,仅靠政府的救助补贴只是“输血”,“但输血不可能成为健康的人”,要摸索探索传统文化自我造血功能的恢复。

固态的文化如何“栩栩如生”?银川方达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人士提到,他们开发了三维恢复西夏场景技术,可以通过游戏体验西夏王陵,目前和台湾有很多合作,未来也将继续扩大动漫文创商品开发范畴。

而走过丝绸之路东段,他们建议,除了枸杞、八宝茶,宁夏还可以开发回族文化、西夏文化、沙漠文化等文创空间,“太多处女地有待挖掘”。

程湘如建议,宁夏可以利用“一带一路”走出一条农创和旅创之路,把宁夏的文创产品提升到国际品牌的闪亮位阶。

责任编辑: 雷丽娜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