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基建支撑着民生的良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7-30 09:48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确定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政策措施,打造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新支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7月29日 中国政府网)

  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是我国城市建设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地下管线老化、内涝严重、马路拉链、污水垃圾处理不到位,这些已然成为不少城市功能结构里的短板。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不能站在高楼大厦的矛盾对立面。此外,城镇化过程中带来的进城人口之需求,现代化步伐推进的社会民生之渴望,优质公共产品的供给之压力,都把城市地下建设推到了升级版的平台上。

  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就把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放在了主要议题的位置,并给出了“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的思路,同时,还点题“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溢出正效应。

  一般认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难点不在于规划的蓝图勾勒,而在于建设的破题之功。然而,这种思维往往造成了头重脚轻的局面。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提到“各城市政府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并重点提到“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

  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是延续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协调性、统一性的思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定然是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一锤子买卖”的思维,往往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所要规避的。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后,要给予优先安排的权重,并延续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总体思路。如此一来,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格局才能被丰盈充实。

  “全国开展一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示范”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的一个侧重点。这个其实已在悄然开展。在去年10月的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住建部部长就要求,要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以试点工程为突破口,以榜样城市为示范力,来摸索和总结相关经验。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当成一个“苗圃”,继而培植出一种可推广的模式,对于亟需补齐民生欠账且攻坚难度不小的城市地下基建来说,这是一种可期待的尝试。

  对于“硬骨头”级别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来说,资金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着重提到“创新投融资机制”。其中,“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成了让市场为之兴奋的语句。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承载了城市,还将真金白银地拉动经济。同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属性一直没变,因此,“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将管廊建设列入专项金融债支持范围,支持管廊建设运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融资”,这些政策也将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融资压力以纾解的通道。

  都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由此管斑窥豹地看到城市地下基建对于民生的意义所在。只是,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要有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勇毅,其“工具箱”的正确使用,也是找到钥匙的关键。正如国务院常务会议说得一样,“通过城市集约高效安全发展提升民生福祉”,协调各种力量,形成落实抓力,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从图纸走到现实中去,这才是民生福祉的真正落地。(皮波)

责任编辑: 陈燕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