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将精准扶贫贯穿于基层党组织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8-17 15:03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兰州8月17日电(记者 白丽萍)记者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胡坪村看到,山坡上到处栽满了苹果树和桃树,而麦子、玉米等农作物则无迹可寻。

    “以前全家4口人种8亩麦子和土豆,种果树只是副业,村子自然条件不好,靠种粮食解决温饱问题都很难。”胡坪村村民胡荣贵说。

    胡坪村地处绵延高山,这里的村民常常“望山兴叹”,如今“靠山吃山”发展起来的特色果林产业令贫困地区村民走上致富路。

    而帮助村民改变现状,脱贫致富的是近几年从甘肃省财政厅派驻的扶贫工作队,他们将林果产业作为精准扶贫重点产业,实施了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的措施,给村民无偿提供树苗肥料,引导村民科学种植,同时解决了村民前期投入难题。几年间,种果树的村民越来越多,胡坪村果树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通过精准扶持重点产业,胡坪村的山地正在变成金山银山。目前村有果园3600亩,大户能种十多亩,最少的也有四五亩,亩产值均达到万元以上,果树已经成为全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胡坪村支部书记高俊峰说,选派工作队到任不到一年,道路硬化、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危房改造、产业扶贫等一系列项目得到了有效帮扶。

    目前,甘肃省已向胡坪村这样的6220个贫困村都派驻扶贫工作队,工作队干部每年至少驻村160天,到扶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将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据甘肃省委组织部介绍,扶贫工作队的干部均从县级以上机关抽调组成,每个扶贫工作队3至5人。扶贫工作队的队长都是经过省市县组织部门逐单位、逐人进行了审核把关。扶贫工作队不仅可以帮助贫困村制定帮扶工作计划、重点推动落实精准扶贫、协调实施扶贫项目、宣传各项惠农政策,而且可以加强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

    据统计,目前已选派的6220名工作队队长中,有厅级干部3名、处级及处级后备干部1190名、科级及科级后备干部5027名。驻村工作队员中,共选派挂职干部4733名,选派大学生村官3539名,选派乡镇包村干部10816名,整合其他帮扶力量1034名。

    甘肃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贫困村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重大举措,通过驻村工作队“管道”,将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确定的各项扶持措施、优惠政策精准输送到贫困村贫困户,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责任编辑: 于士航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