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濒危物种黑颈鹤已增长到216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09-15 14:28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华社西宁9月15日电(记者 庞书纬)入秋的青藏高原,天气渐渐寒冷。在位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海拔超过4200米的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球唯一在高原生长、繁殖的鹤类——黑颈鹤悠长的鸣叫声,不绝于耳。

记者15日从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仅在该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种群数量已经由1984年保护区创建时的22只,增长到如今的216只。

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来兴介绍,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是全球唯一在高原生长、繁殖的鹤类,1876年被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在青海湖畔发现,是迄今为止最晚被人类认识的鹤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少数会飞越喜马拉雅山到不丹、尼泊尔、印度等地越冬。

1995年,黑颈鹤被列入濒危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1998年,中国政府将黑颈鹤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黑颈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隆宝自然保护区创建于1984年,1986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责任编辑: 陆茜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