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的渠道在完善 无形的环境在优化 从第一次在万象湄公河畔品尝老挝啤酒,到将其行销中国各地,广西客商揭文只用了4年。在广西,越来越多的人像揭文一样,搭上了开放发展的快车。 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广西正奋力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9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开启大幕,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海洋合作美好蓝图”为主题,共商中国—东盟合作大计。 11届国际盛会,116个高层论坛,57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23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20多万家企业、45万多名客商参会,打造多领域、多层次交流合作平台和机制,形成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 有形的渠道也在完善。广西北部湾港已开通12条直航东盟国家港口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年货物吞吐量超过2亿吨;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钦州基地建设全力推进,与东盟47个港口城市的互联互通将日趋热络;南宁、桂林机场已开通东盟9个国家的19条航班航线……广西正构建海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光纤“五张网”,形成东盟与中国之间海陆空立体互联互通的大格局。 广西正以开放的姿态、坚定的步伐,走出中国、走进东盟、走向世界。11年来,广西对东盟贸易额从10亿美元增长到200多亿美元,年均增长34.9%。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铺开,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在西部12省(区)、全国8个边境省(区)中均居首位。今年1—7月,广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达到859.5亿元,同比增长17%。(记者 庞革平 谢振华 王云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