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建高铁经济带为契机,广东携手桂黔为跨区域合作探新路 贵广、南广高铁沿线13座城市“聚首”,总投资额超1000亿元的71个合作项目亮相,17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600亿元…… 9月22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佛山举行,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同日开幕。 贵广南广开新路,华南西南开新局。 去年12月底,两条高铁线路开通,粤桂黔三省区提出共建高铁经济带。不到一年时间里,政府搭台、市场唱戏,成效已现。 这是一条深化泛珠大合作的新通道:打通了珠三角与大西南,打通了沿海与内陆,打通了先富的广东与后发的桂黔,千里之外,犹如同城。 这是一股引领中国大开放的新动力:不仅为广东大开放构建了新格局,为泛珠大融合注入了新内涵,也为跨省大协作开启了新模式。 开放的广东携手桂黔“坐”上高铁,从佛山向西,为中国探新路。 携手桂黔 为跨省协作开启新模式 “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华南、西南地区的科技、金融、物流等资源互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宝贵的地方示范样板。”22日,前来佛山与会的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道出了粤桂黔合作对全国的意义。 今年开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 开放,一直是南粤数百年来的历史性格,也是广东30多年来的成长主题。 上世纪80、90年代,珠三角地区把握时代机遇,积极对外开放,承接了来自港澳台、日本、欧美乃至全球的产业、技术和服务转移,实现了自我的腾飞,也走向了全球的市场。 自2008年起,高速铁路网在中国大地上全面铺开,“高铁大时代”宣告开启,跨省大协作也进入新时代。“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正是国内第一条由官方签署协议共建的高铁经济带,是广东携手桂黔的一次新创造。 因为高铁,三省区合力打通了珠三角与大西南、北部湾乃至东盟市场之间的新通道,也为彼此之间的产业和资本开辟了新空间。而高铁也与三省区传统的水路、公路、航空等构成了一个共同开放的多通路体系。 在现场会上,广东省副省长招玉芳表示,广东省将以高铁沿线13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契机,与广西、贵州两省区携手,全面推动高铁沿线城市间的基础设施的合作,加快共建衔接顺畅、高效运转的互联互通体系。 在这一体系下,三省区都是赢家。有数据显示:2015年春节长假,桂林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5万人次,旅游人数仅次于首都北京;2015年上半年,佛山旅行社组团到贵州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905%,接待贵州游客同比增长5902%。 协作创新为泛珠融合注入新内涵 投资额138亿元的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会展中心项目、100亿元的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产业发展投资基金、100亿元的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ppp合作项目…… 在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投资洽谈会上,沿线城市现场签约的一系列项目,是市场对试验区(广东园)这一“泛珠合作全新平台”的认可。 从2004年第一届泛珠大会至今,“9+2”合作圈各成员之间的产业交融、要素流动愈发频繁。而在当前“创新驱动”这一时代主题下,高铁为泛珠区域的经济合作注入了新内涵。 因为高铁,不同省份的企业,能够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协作创新。以22日现场签约的粤桂生物医药合作项目为例,项目由世界最大的胶原蛋白肠衣生产制造商广西梧州神冠集团投资。该集团于今年7月以1.46亿元收购广东省胜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1%股份,实现了技术和资本的跨省联合。 而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则发起了总额100亿元的“粤桂黔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战略合作”项目。 现场会上,三省区高度关注的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其中一个定位,就是粤桂黔创新创业合作集聚区,为泛珠三角、桂黔以及粤西北地区创新发展和民营经济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泛珠的下一个十年,必将是区域之间“坐”着高铁、协同创新的十年。 内外并举为广东开放构建新格局 跳出三省区来看,在全国区域合作的新格局之中,粤桂黔高铁经济带也将占据极具分量的一席之地。 广东提出,共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既是深化泛珠合作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 这得到了贵州的积极呼应。“广东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广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贵州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省区共同打造高铁经济带,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串联起来,为三省区东西双向发展扩展了新空间。”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说。 粤桂黔开放协作,粤西北同样受益。位处粤西的云浮,在高铁开通后一跃成为“粤桂黔合作”入粤的第一站。在此次投资洽谈会上,纳入广东园的云浮分园“吸金”200多亿元,在整个投洽会中占比超过20%。 根据规划,广东园不仅要全力服务珠三角地区的优化发展,还要全力服务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 从深化“泛珠”合作,到带动“非珠”发展,开放的广东打开了进一步开放的新格局。(记者 赵越、李乾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