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面孔(1950-1960)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0-01 16:55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在手机摄影普及的今天,人们在旅游、聚会和休闲时间留影再平常不过。然而在相机宝贵、胶片稀有的上世纪50年代,在过节时留下一张照片还是人民大众的奢侈品,每一张照片、每一个表情都汇成了历史的印记。通过新华社留下的珍贵历史照片,我们得以一窥共和国成立初期人们欢度国庆的场面,看看那个还没有“朋友圈摄影展”的年代里,留在历史时空中的面孔。1950年10月3日,庆祝国庆节北京市游园联欢会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这是学生在游园联欢会上进行体育表演。新华社发(吴宝基摄)

1950年10月1日,四川省成都市各界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大会和群众游行。这是游行队伍中的“和平女神”。新华社发(刘正挺摄)

1951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周年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参加游行的少年儿童队队员。新华社发(刘庆瑞摄)

1952年9月30日,上海市在上海虹口体育场举行体育活动,庆祝国庆节。这是飞机模型表演。新华社发(《大公报》供图)

这是1953年10月1日国庆节庆祝大会上,孩子们经过天安门主席台时高举鲜花。新华社记者 郑景康 摄

1954年10月1日,首都各界欢度国庆。这是女运动员们在行进中表演藤圈舞。新华社记者 李九龄 摄

1955年10月1日,北京市民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周年。这是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右)和西蒙·德·波伏娃。新华社记者 刘东鳌 摄

在1956年10月1日前夕上海有3000多对青年男女结为美满眷属。这是一位新娘在梳妆打扮。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 摄(资料照片)

这是北京市民庆祝1957年国庆节。新华社记者 冀连波 摄(资料照片)

1957年国庆节的游行队伍。新华社记者 冀连波 摄(资料照片)

这是1958年的国庆节,首都少先队员们在天安门前跳大头娃娃舞。新华社记者 张家骅 摄(资料照片)

1959年国庆节前夕,在北京王府井食品店水果部市民们选购的情形。新华社记者 李子青 摄(资料照片)

1960年10月1日,北京市民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周年。新华社记者 楚英 摄

责任编辑: 温雅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