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准扶贫”成为中国经济下一个“风口”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5-10-17 19:16 来源: 新华社
【字体: 打印本页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呈村7岁的蓝世超在家中荡秋千(9月25日摄)。蓝世超家所在的大化县是广西扶贫攻坚的重点县,七百弄乡是大化县最贫穷的乡之一。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再次强调,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同时,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经过多年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的投资红利、人口红利、“开放”红利等正逐步释放;而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的“精准扶贫”,还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弄合村70岁的蓝美芳在整理烧火用的木材,站在她旁边的是10岁的孙女蓝移妹(9月25日摄)。蓝美芳一家所在的大化县是广西扶贫攻坚的重点县,七百弄乡是大化县最贫穷的乡之一。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9月22日,云南省大姚县三台乡三台村村民李红香(左)、赵正英将核桃装箱。三台乡多年来扶持核桃产业发展。2014年农民人均核桃现金收入达1.18万元。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一辆装满核桃的货车驶出云南省大姚县三台乡三台村,这批核桃将被运往大姚县城,然后转运至山东临沂(9月22日摄)。云南省大姚县三台乡多年来扶持核桃产业发展。2014年农民人均核桃现金收入达1.18万元。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南亢村的佤族群众在茶园采茶(5月28日摄)。近年来,当地政府推行精准扶贫,带动群众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养殖、种植产业。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9月18日,在云南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洛特老寨,几名基诺族妇女在晒茶叶。近年来,当地群众凭借种植茶叶、橡胶等,生活及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井镇养殖专业户李文来和妻子沈亚林在给猪为食(10月14日摄)。“十二五”以来,国家级扶贫攻坚县会泽县实施精准扶贫,扶持了大批山区贫困群众从事养殖、种植业。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待补镇贫困移民安置小区(10月15日摄)。近年来,会泽县在国家的扶持下,实施扶贫搬迁安置3571户,建安居房11356户,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上图:贵州省水城县猴场乡补那村村民在采摘猕猴桃;下图:贵州省水城县猴场乡补那村村民在对猕猴桃进行称量分类(8月13日摄)。近年来,补那村依托高山优势,发展了3000多亩规模的猕猴桃种植产业,年产猕猴桃120万公斤,创造产值5000余万元。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上图,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弄勇小学,同学们刚刚搬进新宿舍楼宽敞的宿舍(2015年1月7日摄);下图:2014年7月2日,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弄勇小学,同学们在教室里睡觉,当时,学校的宿舍楼正在建设中,学生们只能睡在教室里过渡。近年来,广西各地农村中小学持续推进校舍改造工程,对现有的校舍、宿舍进行清理、改造、调剂,满足寄宿制学生需求,缓解贫困地区中小学“大通铺”问题。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责任编辑: 温雅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5070218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