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25日电(记者张和平)经过4年的反省、拼搏,温州经济终于初步走出困境:4年来GDP增长率首次突破8,达8.2%,比上年同期增长0.8%,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一、二、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131.85亿元。 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低小散突出,产业“空心化”加剧,一些企业界人士急功近利撇开实体经济热衷“炒房”“炒钱”,致使温州制造业脱实向虚,经济机体虚脱脆弱。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下,2011年下半年爆发了金融债务危机,一大批企业资金链断裂,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2012年,温州16个经济主要指标大多数处于全省“倒数”行列,其中人均GDP、GDP增幅、财政总收入、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9项指标倒数第一,GDP增幅仅6.6%。而过去温州经济一直位居浙江省“第一梯队”。 痛定思痛,从2012年下半年起,温州市决策层带领全市上下树立起强烈的危机意识,强力推进转型升级,致力振兴实体经济,积极发展提升民营经济。 2013年以来,温州主要在持续投入实体经济、加大技改等方面发力。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905.2亿元,年均增长23%,高于全省12.2个百分点,全省第一。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400.1亿元,增长13.4%,比全省平均高5.3个百分点,全省第二。工业科技经费支出大,累计技改投资1266.57亿元,年均增长36.8%,全省第一,高出全省平均17.2个百分点。 在技改推动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大增强,“机器换人”日新月异,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明显提高。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达到717.41亿元,增长35.2%,比全省平均高出22.4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5%。 温州市政府预计四季度经济平稳增长态势仍然延续,但稳增长、防风险的压力依然较大,当前外贸出口形势较为严峻、实体企业经营仍然困难。对此,将着力持续针对性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