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经济同比增长6.9% 呈现里程碑意义指标数据

2016-01-19 21:50 来源: 中国金融信息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核心提示: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9%,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呈现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标数据,彰显结构调整新进展。未来,针对阵痛期的困难和风险,对症施策,将是巩固经济平稳中有所创新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9%,全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呈现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标数据,彰显结构调整新进展。未来,针对阵痛期的困难和风险,对症施策,将是巩固经济平稳中有所创新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

GDP同比增长6.9% 符合因素约束和战略目标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四季度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1.6%。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表示,6.9%的经济增速是不低的速度,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约束和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2015年世界经济仍然复苏乏力,国际贸易下降,国际金融风险增加,这种低增长、不平衡、多风险、新平庸的国际经济态势,不可避免作用于中国经济。同时,国内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转型期,资源条件、市场环境、供需关系均在变化,产能过剩与经济下行压力犹在。由此,中国经济实现全年6.9%的增速,是来之不易的成绩,并在国际经济环境中一枝独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25%。

2015年,工业增长回落、PPI长期下行备受关注,一方面在于其牵制了经济上行,是转型调整期的阵痛表现;另一方面则在于其反映了积极信号,占比较高的高耗能工业增长速度的明显回落,恰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和战略取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这说明市场倒逼下的行业主动去产能过程已经启动。

对于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发展预期,王保安表示,中国仍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并在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有些行业可能还会延续下行状态。不过,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商业模式也将蓬勃发展。综合双方力量,2016年我国经济仍将平稳增长。

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测算,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6.6-6.8%区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0.1%,较为稳定,外贸降幅会比2015年收窄。

经济总体平稳 呈现里程碑式指标数据

2015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速波动不大,就业、物价仍然延续稳定态势,居民收入增长也继续跑赢GDP增速。在平稳基础上,经济还呈现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标数据,标示了经济转型的喜人成绩。

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0.5%,年度统计首次突破50%,高于第二产业10.0个百分点。201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首次突破60%。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2015年,随着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长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加快优化。同时,随着居民收入增长,网络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个性化消费蓬勃发展,消费的稳定器作用愈来愈明显。

这种里程碑式的数据也表明,我国经济的需求格局变动符合宏观调控的方向,经济对投资的依赖度不断降低、更多倚重消费;同时,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长而高耗能产业投资下降。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6%,快于第二产业整体投资8.0%的增速;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6%。

数据还显示,2015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1.6%,远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的名义增速。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1个百分点。

王保安表示,2015年宏观经济运行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提质。”

针对风险点 打好歼灭战和持久战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阶段,必然出现困难和风险。要巩固经济平稳中有所创新和提质增效的局面,关键是针对负面影响,打好歼灭战和持久战。

当前,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经超越进出口“双重挤压”的通道,扩展到金融市场领域。

对于近期表现突出的汇率变化,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稳定金融市场是此轮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首先应该遏制住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在明确政府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目标是相对国际一揽子货币保持稳定的同时,严加管理没有承诺开放的资本账户。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人民币长期依然升值,因为人民币是国际货币,国际货币都升值。人民币短期兑美元有一定贬值压力,但是中国经济比全球大部分经济体都要稳健,所以人民币兑一揽子货币完全有实力相对稳定。

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在新的一年也不容忽视,困难更多表现于第二产业内的传统行业。PPI已经连续46个月负增长,将不可避免导致一些企业资金困难和生产预期减弱。

应对此种局面,既要在改造传统制造方面“补课”,又要在绿色制造、智能升级方面“加课”,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改善供给,释放新的发展动能。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月刊出的《催生新的动能实现发展升级》署名文章中指出,促进中国制造上水平,要加快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技术和装备的运用。要通过“互联网+”,运用各种方式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带动起来,推动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下一轮的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取决于技术革新和产业革命,这正好与中国创新驱动形成了历史性的交汇,为我国提供了机会窗口,只要抓住这个机会窗口,中国经济就会有更大的战略空间。

另一个不容小觑的风险点存在于地方财政领域,企业经营不景气和房地产位于调整期,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地方的财政、金融风险存在上升可能。一些地方的财政收入或陷入窘境,而收支矛盾产生的缺口随之会传递至银行系统。

由此,201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应着眼于算总帐,需要综合考虑赤字率、发债规模、“营改增”改革、土地出让金变化、国企利润下降、规范地方投融资平台等多方面因素,平衡财政政策在扩张和紧缩两个方向上的总影响,以期让财政政策不会受制于收支矛盾而不能真正“积极”起来。而这其中,在保持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地方财政税源,将是关键一环,也是更为长远的改革布局。(新华社记者张欢 郭洪海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陈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