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昔日铁路“末梢” 如今区域“枢纽”
——福州火车站变迁记

2016-01-27 16:55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福州1月27日电(记者 沈汝发)位于东南一隅的福州火车站长期以来是全国铁路网的“末梢”。“火车进了福州站,就没地方去了。”在车站工作20多年的行包车间党支部书记刘京影回忆说,那时只有一条对外进出的线路,一天车次不足10对。

建于1958年的福州火车站,历经半个多世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春运,该站接发列车达187.5对,预计发送旅客300万人。

这得益于福州动车、高铁网络的快速发展。2009年以来,温福、福厦、向莆、合福、赣瑞龙等动车、高铁相继通车运营,铁路提速大大缩短了福州与全国各地的距离。

“原来的普速列车一小时只有五六十公里,去哪儿动辄都要三四个小时,现在一小时动车是200多公里,高铁更是300多公里的速度,座位还没坐热就到了。”家在南昌的外来务工人员陈林说。

2000年到福州工作的王跃回忆说,原来从福州到北京,要坐30多个小时的车,现在到北京只要7个多小时。福州到龙岩乘普速车将近12个小时,开通动车后,只要3个多小时。

“原来只有一条外(洋)福(州)线,现在可以说是四通八达。”福州火车站党委副书记卢伏龙说,华东、华北、西北、东北、西南……各个方向全部有快速铁路,南昌、武汉、合肥等城市均已进入福州5小时交通圈,北京、济南、郑州等城市均已进入福州10小时交通圈。

“福州已经由原来的末梢车站成为全国十大区域枢纽之一。”卢伏龙说,2009年,福州火车站年发送669.34万人,2015年达2446.57万人,6年的时间,年度客发总量增长了265.5%,其中动车客流占比近80%。

随着人流的大量密集中转,福州火车站的软硬件设施也大幅升级,车站运输能力大大提升。原来仅容纳800人的候车室变成了可容纳6000人的候车室;2015年,总建筑面积为3.72万平方米的北站房投入使用,旅客出行更加省时、便捷。

以福州为中心扩展形成的铁路网,极大地促进了各地资金、技术和产业的高速融合。长期受制于交通瓶颈的旅游大市武夷山在合福高铁开通后,往返福州由5个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当年,该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8%,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了20%。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于士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