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雀舞春城 美丽绽放——春节前夕走近昆明南站项目一线建设者

2016-02-01 15:36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昆明2月1日电(记者 侯丽军、侯文坤)“啪!”的一声,灯亮了。随着中铁建设集团昆明南站站房项目部技术部部长郑允嘉按下按钮,一座4层高的云南高铁昆明南站站房模型缓缓打开,宛如孔雀开屏的立面造型在射灯照耀下确有“雀舞春城、美丽绽放”的惊艳效果。

走出项目模型室,一座恢宏的钢铁建筑已近在眼前。这一瞬间,从梦想照进现实仿佛只要几秒,但对昆明南站项目的几千名建设者而言,却意味着700多个汗水浇筑的日日夜夜。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目前在建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昆明南站是“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基础设施。

2015年12月31日是南站工程的一个重要节点。那一天,昆明南站站房实现封顶,标志着站房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全面转入站房装修装饰、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阶段,为今年年内投入运营奠定了基础。

“热烈庆祝昆明南站钢屋盖封顶。”中铁建设集团昆明南站站房项目部钢结构工程部部长郑结兵2016年1月1日发布的一条朋友圈信息记录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目前,第一层出站通道的换乘空间已完成90%,第二层站台层预计4月底完工……孔雀开屏造型的西边主立面预计6月完工,到6月底站房具备联调联试条件没有问题。”郑允嘉一边演示模型一边介绍。

虽然挂着技术部部长的头衔,郑允嘉却是一个“80”后。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项目部总工程师王强今年34岁,钢结构工程部部长郑结兵刚满30岁,幕墙工程部部长王超才29岁……在120多名管理人员中,年轻干部的比例已经达到80%以上。

这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昆明南站是座八度抗震九度设防的特大型枢纽站房,喀斯特地貌桩基施工、大体积环梁等技术难题没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可供借鉴。面对复杂的结构形式,王强带领技术团队提前策划研究,参观学习,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整套适合本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

从2009年至今,郑结兵完整参与了长春西站和昆明南站这两个高铁建设项目。来昆明两年多,他只抽空去了一趟滇池,还是陪着前来探亲的妻儿一起去的。

正月底,王超就要当爸爸了。为了在关键时刻能陪在妻子身边,他选择春节期间在工地值守,等元宵节过后再回去和妻子团聚。谈起新年愿望,他说:“希望下一个项目能离家近点儿吧。”

项目部的老同志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钢结构架子队队长张卫彦今年55岁,仍然身先士卒。项目最忙的时候,老张每天早晨7点半上工,晚上10点多收工,扣除用餐时间2小时,其余13个小时都在户外作业。

习主席去年1月来考察的时候,张卫彦正在车站南雨棚处施工。“那时候我和主席也就隔了二百来米。”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他依然觉得很振奋。

今年春节,老张的钢结构架子队有100多人要留下来继续施工建设,电焊、测量、吊装……这些工种都停不下来。老张们的愿望很朴素,就是希望昆明南站早日建成通车。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张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