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南太湖区域:不断提高青山变金山的成色

2016-04-25 10:01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杭州4月25日电(记者 岳德亮)沿着蜿蜒的山间小路,行走几分钟,一个个帐篷映入眼帘,点缀在碧绿竹林间。连日来,在长江中下游南太湖畔的西塞山前妙山村,“知了”国际帐篷露营地正进行内部装修,不久将“开门”迎客。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朝诗人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如今是远近闻名的金山银山。“去年底,西塞山旅游度假区成功获批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一年时间引进投资120亿元,现在这里的一山一水将为山里人开创新的命运。”吴兴区妙西镇副镇长吴仁斌说。

连续7年公众对环境质量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的湖州市,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整体设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美丽经济、打造生态城市、建设美丽乡村等结合起来,并不断提高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成色。

长兴县李家巷镇一带拥有优质的石灰石资源,小石粉企业曾遍地开花,是当地环境灾难的主要诱因。长兴县副县长史会方说,该县近年来大力整顿石粉产业,230多家石粉企业通过关停并转,集聚到石粉产业园。

记者在李家巷镇采访时发现,厂房内抓斗车将一块块矿石送进机器的进料口,粉碎、研磨,变成像面粉一样细腻的白石粉,整个过程基本没有粉尘飘散。

“过去石粉厂就是扬尘厂,工人除了眼睛是黑的,其他全是白的。现在车间里基本没有粉尘了。”李家巷镇党委书记臧雷鸣说,不少老石粉企业拆除以后,腾出的土地种上了树、草皮,实现了生态优镇。

2014年5月,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水青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湖州市市长陈伟俊说,“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301.7亿元增长到2084.3亿元,年均增长9.2%。所辖的长兴、德清相继跨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千亿元县行列。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湖州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水青山已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聚宝盆。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8%和11.6%。

坚守绿水青山换来民宿经济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据德清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已经拥有不同规模的“洋家乐”100余家,投资者分别来自南非、法国等10多个国家。

2015年,德清县仅以“洋家乐”为代表的特色民宿接待游客28.8万人次,实现直接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38.3%,明显拉升了附近居民的就业和增收。因为建设项目的增加,德清莫干山畔的农民自家房屋可以出租,家旁边的工地能接活,又拿租金又拿工钱,“真没想到在家门口赚钱这么容易。”莫干山镇劳岭村村民林先生说。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傅义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