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评价等研究成果助力海底矿产开采

2016-05-22 19:25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荣启涵、孙玺)记者22日从2015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了解到,“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评价与我国矿区申请方案研究”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有关海底矿产的外交谈判中。该项目还首次计算了太平洋海山结壳分布面积和资源量。

据了解,“太平洋富钴结壳资源评价与我国矿区申请方案研究”项目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5家单位共同完成,对结壳区域分布规模和成矿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编制了海山1:25万地质图,建立了我国结壳矿址的面积模型。

“简而言之,这个项目是为我国在国家管辖以外的国际海底寻找战略资源而开展的一项工作。”项目第一完成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何高文介绍,项目成果为我国获得矿区和外交谈判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矿区在未来开发中可提供钴、锰、镍、稀土等战略资源,可作为我国陆地资源的重要补充。

2014年,中国大洋协会以该项目研究成果为依托,在国际海底管理局富钴结壳勘探规章通过后的第一时间,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出矿区申请,获得批准并签订勘探合同。

这是继2001年在东北太平洋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2011年在西南印度洋获得1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硫化物矿区之后,我国第三块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富钴结壳矿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拥有三种资源三块矿区的国家。”何高文说。

在22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举行的2015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该项目获得2015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此外,“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7个项目分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展现了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今后要强化奖励机制,要加强对基础性、战略性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奖励,要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工程技术创新成果倾斜;向有利于海洋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的技术成果倾斜;向中青年海洋科技工作者倾斜。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