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吉林通化:政府权力“自我革命”调查

2016-05-28 15:4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长春5月28日电(记者 王存理、刘硕)在通化市项目审批服务中心,万通药业项目办主任吴海龙拿着7个项目件前来报批,不到2小时就拿到了立项批文。以前,至少得一个星期时间。

像吴海龙一样享受项目审批便利的在通化已经不是个例。通化提出创造“审批项目最少、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发展环境,立足转变职能,推进简政放权,规范权力运行,创优服务,摸索出不少新道道。

简权放权:跑审批不再是“坎”

权力种类多、数量大,程序繁琐,门槛多,有的以权任性,甚至用权寻租……按照国家要求,减权、清权势在必行。

通化市在“摸家底”过程中发现,40个部门共上报行政权力4776项,涉及行政许可、处罚、强制等10大类。市编办主任徐福成说,通化整合削减2101项,权力大幅度瘦身。473项行政审批项目也减少到273项,非行政许可实现零审批。

清权、减权的同时,通化向地方放“实权”。二道江区常务副区长杨明告诉记者,除法律规定外,区里提出需权清单101项,实际承接87项,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等含金量很高的权力,很“解渴”。

通化放权,先问基层:由县区根据实际提出需权清单,市里逐项研究,反复论证,能下放的全部下放。

通化市医药高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项目进驻速度快,审批要求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姜横夫说,市里以委托或授权等形式,下放给高新区2211项权力。区里承接后,群众审批不必再往返市区,审批进程明显加快。

放权的过程中,通化市下大力气挤压权力任性的空间,政务公开办逐个部门和项目测算,优化流程,平均审批时限由原来的16个工作日,压缩到不足8天。

规范用权:阳光用权制约任性妄为

简政放权的同时,通化重抓立规矩、塑流程,将权力装进“笼子”。

在通化,审批权力全部集中到政务中心办理,群众办事只进一个厅。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副主任陈鑫说,大厅之外无审批,不搞“体外循环”,进厅部门由26个增加到36个,部门和项目全部进厅。

记者在通化政务大厅看到,各审批窗口一字排开,工作人员身着制服热情地迎接来办事的群众,窗口摆放着办事流程图及须知等资料。办理时限明确、所需要件等一目了然。

“要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公平、公正、公开,就必须把权力拎出来晒晒,在阳光下用权。”常务副市长李平说,通化在明确权力清单基础上制定了权力运行图和时间表,向社会公示,所有审批事项均严格按照“一单、一表、一图”办理。此外,一律不搞重叠、不加砝码、不设关卡。用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审批法律依据、条件程序、申报材料、审批时间、审批结果等要件公开化,做到行政审批全过程实现监督。

在通化,各部门精干力量一律抽调到窗口一线,并加强考核监督和规范管理。各单位窗口人员的考核改由市政务公开办负责,纪委派人坐镇政务大厅监督服务质量。

“以前,有的部门反复要材料,提要求,我们必须来回跑;现在,工作人员办事像办自己的事一样热心。”一位来政务大厅办事的市民说。

创新用权:在最难处动刀,在“堵点”使劲

社会反映强烈、矛盾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办企业项目审批。从申报到取得施工许可,各环节走下来最少需要100天以上,最长可达200多天。有企业家调侃道,一个项目批下来,密密麻麻盖了200多个公章,耽误了开工时机,只能明年再干。

通化迎面破题,专门成立项目审批中心,优化审批环节,变部门串联审批为并联操作。去年4月项目审批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发改委作为“总开关”,协调国土、水利等14个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多门变一门,多窗合一窗,编制没有增加,群众办审批由跑部门变为找一个窗口。

为了不给企业加砝码添负担,审批中心实行“封闭式”规范管理,还向所有进厅单位下发了“未经中心允许各部门不准擅自单独调动项目申报单位踏察现场”等“五不准”和统一受理项目申报材料、统一预收缴费用等“八个统一”,规范审批权力运行,彻底杜绝厅外审批。

网上并联审批平台今年投入使用,项目申报人只需在平台登记并上传相关要件,就可以等待取件。通化市发改委总工程师宋积慧表示,通化今后将完善网上申报系统,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上网,切实解决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问题,彻底转变政府职能。

通化是吉林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东宝、万通、修正等药业企业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今年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开门红”。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于士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