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谋划生态红线 护卫“蔚蓝星球”——从海洋日看海洋生态保护在行动

2016-06-08 21:2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不少地方举办活动,提升公众的海洋保护意识。上海、广东更谋划通过采取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等新举措来护卫“蔚蓝星球”。

《2015年上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15年上海海域海水水质劣于第四类标准的海域面积占比为69.1%,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为主要超标要素。

上海市海洋局负责人说,该市正在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计划到“十三五”末,上海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全市海域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5%,大陆自然岸线和岛屿岸线保有率分别不低于12%和2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稳中趋好。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8日发布的《2015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广东省近岸海域海水质量10年来逐步提升,日渐清洁。但陆源污染治理压力依然很大,超过一半的市政污水入海口排放超标。海洋与渔业局宣布将在今年划定并发布全省海洋生态红线区。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何少青说,广东入海排污压力大是广东海洋生态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广东全省实施监测的39个市政污水入海排污口中,有20个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超标,超标率超过一半。

保护海洋生态,除了加强宏观上的运筹,更需要无数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每天付出辛苦努力。

今年世界海洋日的宣传主题是“关注海洋健康、守护蔚蓝星球”。记者8日跟随福建宁德市三都镇“海上环卫所”的“美容师”出海,感受他们辛劳的一天。

10点左右,正值涨潮期,海面上的潮水开始向岸边翻涌,记者放眼望去,很难在海面上看到垃圾的身影。环卫工张天辉笑了笑,指着远处岸边说:“那些垃圾都躲藏在缝隙里,或是渔排的角落里。”

美丽的三都澳海域是我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三都镇集镇办主任郑永灿拿着刚刚打捞上来的白色塑料泡沫无奈地说,治理速度总赶不上垃圾增长的增速。

“最难的是处理那些废弃的渔排屋。”郑永灿指着不远处一个当天准备清理的渔排说,目前海域内有近千个这样的渔排,木头都已经腐烂了,但渔民们不同意拆除,只能一个个做好工作,再清理。

福建积极治理海漂垃圾,像三都镇环卫所这样的机构也在增加。据福建省海洋渔业部门统计,全省共配备238支固定保洁队伍,800多名临时保洁人员,保洁船69艘,每年清理垃圾数量5000——6000吨。

除了政府加大治理力度,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更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海洋意识的提升,今年丰富多彩的海洋宣传日十分注意公众的体验。

2016全国海洋宣传日暨蔚蓝行动烟台主题活动日前启动。活动日当天上午8时许,500多位青年志愿者和120组市民家庭代表,对近岸和海滩垃圾进行清理,塑料袋、树枝和杂草等被一一清理上岸。

山东省2016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岛市奥帆中心举行,系列活动包括中小学生海洋主题画卷展示、奥帆博物馆开放日等。

青岛市海洋和渔业局放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褐牙鲆、三疣梭子蟹等优质苗种220多万单位。(记者逯寒青、郭圻、李荣、吴涛、张旭东、苏万明)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周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