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体验文化、更“接地气”——港澳台大学生走进北京基层社区

2016-07-23 07:16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记者 查文晔)20多名港澳台大学生22日下午走进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西河沿社区,体验老北京文化,并来到市民家中体验普通北京人的日常生活。

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和前门大栅栏街道共同举办,参与者是正在北京参加中国科协暑期实习活动的港澳台大学生。

前门西河沿大街东起正阳门外,西至和平门,区域内古迹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去年开始,西河沿社区开始接待港澳台大学生参访。

在社区活动室,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赵伟向同学们介绍了“彩蛋绘制”绝活的历史和现状。在传统的彩蛋技艺基础上,她经过反复实验,创造出“一蛋双画、一蛋双雕、一蛋双绣”的绝活,在大小不等的蛋壳上,赵伟用画笔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获得广泛赞誉。同学们神情专注,认真倾听,不时啧啧赞叹。

“彩蛋绘制比较复杂,今天先教大家学习初步的绘画技巧——画团扇。”工作人员把印有荷花、琵琶、山茶花的白描图样发给同学们,大家先用铅笔在扇面上勾勒出线条轮廓,再用毛笔涂上水彩颜料。尽管都是第一次画团扇,但同学们全神贯注,不时向老师请教。赵伟则逐个辅导,示范如何用笔、上色。初学者不免手忙脚乱,许多人手上都沾上了颜料和墨汁,但大家兴致丝毫不减。两小时后,一幅幅色彩饱满、形象生动的花卉团扇诞生了。

“活动很精彩,老师很耐心,我很有收获。”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李皓廉说,许多香港青年都喜欢中华传统文化,十分感谢此次活动的组织者,让大家有一个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亲密接触”的机会。

香港中文大学的秦建玲笑着说,没想到自己第一次用毛笔画画,“还挺好看的”。她认为活动让大家动手实践,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对祖国文化的认识更深刻了。

傍晚,同学们分组前往前门街道的多户北京市民家中作客。来自香港和台湾的4名同学与北京工商大学的志愿者一起来到佘家胡同张淑玲老人的四合院家中。尽管年过七旬,但张老身体硬朗,十分热情好客。同学们围坐在客厅中,与张老一家闲话家常。“您这间四合院历史很悠久吧?”“是啊,我的老伴就是在这里出生,到现在快80年了。你们是第一次来四合院吧?”“嗯,第一次。四合院很有老北京的味道,这是我们平时在香港看不到的。”生活、学习、工作,大家聊的话题十分广泛。张老还请大家品尝了京味家常菜。

台湾大学的陈维仪说,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聊起来就像一家人,没有什么隔阂。香港科技大学的章嘉豪说,在一个多月的实习中,他发现香港和内地的“90后”青年有很多共同话题,比如大家都是英剧《唐顿庄园》的“粉丝”,都喜欢看港产电视剧。在工作中,大家也能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百闻不如一见。这次活动让我更了解内地,更了解北京,更‘接地气’了。”香港科技大学的陈昊天认为,尽管内地也有一些亟待改善的地方,但在改革发展之中,许多问题都正逐步解决。内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对香港青年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愿意北上寻找机会。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雷丽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