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争分夺秒 温暖过冬——吉林延边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纪实

2016-09-26 10:12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长春9月26日电(记者宗巍、姚友明)秋分过后,一天凉过一天。图们江畔,一片片金黄的水稻,也迎来收获时节。

20多天前,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场超大洪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众志成城,科学调度,确保沿江群众生命安全。洪水过后,延边州争分夺秒展开灾后重建,通水通电,修路建房,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罕见洪灾 安全转移

8月29日11时至9月1日14时,受台风“狮子山”影响,延边州强降雨持续近100个小时,全州平均降雨量近150毫米,接近全年降雨量25%,其中图们市、延吉市降雨量超过历史极值。

“降雨造成水位暴涨,图们江500多公里全流域高水位运行。”延边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郭明哲说。其中,海兰江流域8座中小型水库全部超汛线和警戒线,严重威胁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组历史数值对比清楚记录下洪水来临时的凶险一幕:图们江开山屯段,历史最高流量每秒不到3000立方米,8月31日达到每秒5250立方米,遭遇100年一遇洪流,上游南坪段更是遭遇200年一遇洪流。南坪镇水文站站长龚再陆撤退之前记录的图们江水位是8.26米,是1956年以来的最高值。

山路远、位置偏、转移难,面对这些不利条件,延边州提早转移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将沿岸危险区域群众全部转移到高地,并安排专人24小时盯守,避免有人再次返回家中时遭遇危险。吉林省抽调气象、水利等专家组成团队奔赴一线指挥调度,搜集一线信息,科学研判,准确调度。洪灾中,共有5万多名沿江群众实现安全转移,没有出现一人死亡。

尽管洪峰有惊无险通过图们、珲春等沿岸市区,却对一些乡镇带来巨大冲击。南坪镇8个村子7个被淹,72岁的南坪村村民金春珠说,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回到村里后,地上淤泥20多公分厚,五六户房屋倒塌,房屋外墙上过水痕迹近2米高,村里一片狼藉。本次洪灾共造成延边州8个县市50个乡镇受灾,200多户房屋倒塌,2000多户房屋严重受损。

党旗飘扬 团结一心

进入9月下旬,图们江畔的一片片稻田正在由青变黄,农户也更加忙碌起来。一边是灾后重建的紧张,一边是准备收获的喜悦。走在一些村子里,还能见到洪水留下的痕迹,修整重建工作已经展开。站在施工的铲车旁边,龙井市富裕村村民郑春植说,有党员干部带头,新房子很快就能建起来,对冬天并不担心。

这些年来,针对一些地区“空心村”多等特点,延边州开展“边陲党旗红”“共产党员服务城”等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向心力,党员服务群众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本领不断提升。

洪峰来临前,一批批胸带党徽的党员冲在前面,挨家挨户通知,带领群众紧急转移;洪水过境时,一个个党旗飘扬的村部,成为群众扎堆的安置点;灾后重建中,广大党员干部更是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此外,60多年来延边州形成的民族团结传统,铸就一起抗击洪灾和灾后重建的共同信念。在和龙市崇善镇古城村,400多名群众紧急转移到邻村后,群众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房。洪灾中,龙井市子洞村党支部书记于洪波背出了好几名80多岁的朝鲜族老人。灾后重建时,他又冲在第一线。他说,平常就像一家人,灾难面前更要一条心。

昼夜兼程 全力重建

抗洪阶段性胜利鼓舞人心,但灾后重建更为紧迫。台风一过境,延边州马上召开灾后重建工作会,成立灾后重建领导小组,下设11个专项工作组,涉及灾区群众生活保障、水毁房屋重建、交通设施修复、电力通讯抢修、农业生产自救等多个方面,工作组组长均有州领导担任。

延边州提出确保做到“五个有”,即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可靠住处、有干净水喝、有病及时医治,要实行政府救助和受灾群众自救相结合的办法,妥善安置滞留受灾群众。

9月9日上午,延边州首批水毁房屋重建工作正式启动,确保10月底前完成844户房屋维修和1564户房屋重建工作。

连日来,在记者走访的龙井、和龙、图们、珲春等受灾严重地区,道路交通已经恢复,饮水安全得到保证,房屋修复重建工作有序展开。奋斗在一线的人员表示,入冬前让所有受灾群众都有房住。

洪灾中,大量稻田被冲毁,全州绝收面积近1万公顷。眼看要收获,遭遇突来天灾,很多农户难免悲伤。在受灾严重的南坪村,很多村民表示,房子可以再建,庄稼可以再种,只要人在就有希望。

吉林省一些干部群众认为,在抗击大风、大雨、大险中,涌现出一批敢于担当的典型和感人的故事,展现出党政军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精神面貌,对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中的吉林省来说,这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周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