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江苏镇江:“多评合一”让报批“跑断腿”成历史

2016-09-29 18:20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新华社南京9月29日电(记者 王恒志)“三年前,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全职聘请了两个监理,审批跑断腿,从头到尾花了将近10个月。今年上新项目,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参加项目协调会,根据服务窗口给的一次性告知清单准备材料,2个月就全部审批完了。”江苏海龙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徐斌说起镇江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来感慨颇深。

和镇江“多评合一”改革相得益彰的是,今年上半年镇江产业类投资增长14.3%;民营投资增长16.2%,占比提高3.8个百分点。

从四处送材料、盖章“跑断腿”,到一个窗口统一受理、限时办结,材料信息网上跑——这样的变化得益于镇江市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投资是稳增长的“压舱石”,审批提速将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有利于新上项目尽早投产达效。为解决企业投资项目前期立项时存在的办理时间长、中介多、收费多、盖章多、评估事项多这“一长四多”问题,2014年12月,镇江市启动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工作,把项目前期推进阶段涉及的能评、环评、碳评、安评、水土保持、地质灾害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等7项关键性评估,由“串联”改为“并联”,而且将地质灾害、地震安全等评估事项由过去每个项目评估改为区域评估,大幅提升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

在镇江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大厅的阅览架上,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工作手册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打开一本蓝色封面的企业投资项目服务指南,一幅幅项目审批流程图跃然纸上。

镇江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潘文瑜说,经过3个月的梳理调研,发现中介服务作为行政审批的前置,在项目审批流程中耗费时间最多,“多评合一”改革有效破除了中介服务在审批时间上的层层加码,审批周期从过去的141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减幅达64.5%。

“‘多评合一’正是为了化解项目审批实际操作中的难点和堵点,要求改革创新部分不合理的现有体制机制,我们于是在内部流转中推出‘模拟审批’制度,成功破解前期立项阶段的各类技术评估在不同部门审批过程中的先后顺序问题。”镇江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敏说。

截至目前,镇江市政务服务部门共受理“多评合一”项目76件,办结44件,总投资达129.5亿元的新上项目得以快速落户开工。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杜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