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网络让传统戏曲传播推向新高度

2016-10-23 09:45 来源: 文汇报
字号: 默认 超大 | 打印 |

最近,上海戏曲界一下冒出来3家网络电台:上海京剧院著名演员王珮瑜“京剧其实很好玩”的京剧课、上海越剧院推出的电台和知名演员钱惠丽的个人电台。凭借戏曲演员和剧种的号召力,这第一拨戏曲网络电台反响不错:王珮瑜的京剧课推出不到一个月获得1.1万次收听,而钱惠丽的个人电台开播不到1周,就已获得近8000次的点击。

别看“玩”的是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可戏曲人推送的却是地道的戏曲知识:梳理剧种历史,赏析名剧名段,讲述鲜为人知的名家轶事。显然,互联网把传统戏曲的传播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说,“传统戏曲+网络电台”是艺术与技术的一次融合,看上去改变的是推广营销的方式,实际上也会反哺内容制作。

不能表演也没字幕,传统戏曲在网络电台如何吸引听众

走进高校,边演边讲,已成为传统戏曲拓展年轻观众群的主要渠道之一。不过,一场面对面的演讲,听众最多一二百人,相比之下,网络的辐射面无疑更广,这对有兴趣了解戏曲艺术的受众来说,随时收听也更为便利。当然,这也对传统戏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无法借助身段的表演,没有字幕视频的辅助,如何仅凭声音,就让大家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王珮瑜说,做网络电台,要和当下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让人听得下去,听得不愿意离开,把戏曲的精彩和门道一一化入其中。

在一期节目中,她挑出 《四郎探母·坐宫》 中的 《叫小番》,打趣说这是京剧老生最容易出现“车祸现场”的高难度选段。所谓“车祸现场”,是网上对流行歌手现场真唱时破音走音的一种调侃。而在传统戏曲里,发挥失常也并不少见。王珮瑜在课程中解释,歌词里“站立宫门叫小番”中的“番”字,音高对于京剧演员来说,难度相当于歌剧男高音唱HighC,就连很多名家也会唱破音。王珮瑜在节目中讲了一件轶事,有位老生名家尤怕唱 《叫小番》,有次现场演出,请了一批观众当托,唱到高音处,一阵摔摔打打引开观众视线,而乐队也跟着吹拉弹唱一番,把这个高音给糊弄了过去。王珮瑜在京剧课里一唱一说,让人听来津津有味。

而对钱惠丽来说,作为第一个开设个人网络电台的越剧演员,她首先想到的是回溯越剧历史。她说:“从模仿经典剧目中的老师,到新编戏原创戏中塑造人物,如今是时候回头学习越剧的历史,去了解越剧前辈们如何让这个民间的说唱艺术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剧种。”在网络电台里,钱惠丽从落地唱书到小歌班,从男班艺人的加入到女子越剧的逐步确立,盘点得头头是道。为了准备这些内容,她专门向越剧史专家请教,试图在电台中哼几句落地唱书,恢复越剧诞生之初的面貌。原以为这些冷僻的内容引不起听众的兴趣,可没想到,有学生戏迷甚至留言:“晚自习后拼命奔回家,为的就是听节目。”

“闲棋”不“闲”,互联网十八般武艺招招有效

拥有令人羡慕的演出市场,越剧跨界互联网,似乎是一招“闲棋”。

可钱惠丽却说自己很急:“自己现在剧场里虽然有大量忠实的观众,可年轻人对越剧越来越陌生。要让他们感受越剧的美,就要用更为便利的方式去亲近他们。”在互联网音频分享平台上,引入传统戏曲的优质内容,可以为越剧吸引和培养更多年轻观众。

平台找到了,可是这招“闲棋”下得并不轻松。传统戏曲想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就得对互联网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发微博微信,考验的是写文字贴图的能力,而做网络电台,还得会录音剪辑。此外,前期阅读、做笔记,同样要花很多时间。王珮瑜告诉记者,从写文案到录制剪辑的制作工作,她几乎自己一手包办。

上海越剧院的网络电台推出的第一个节目,是新作 《红楼·音越剧场》。《红楼梦》 是越剧的经典剧目,“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哪怕没听过越剧的人也能哼上两句。选择这出戏打头阵,无疑看重了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不过这次又有些不同,重新编曲配器的音乐层次更加丰富,以音乐引领剧情、塑造人物,打破了戏曲中配乐从属地位之余,也减少了语言障碍便于推广,这无疑是在“听”字上下足了功夫。

听上了瘾,就会有兴趣去看。王珮瑜说:“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是舞台表演,其他的手段都是辅助传播和推广,不管我们用什么方式传播,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观众走进剧场看戏。”(记者 黄启哲)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方圆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