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长城保护条例》十周年:长城保护究竟有多难

2016-11-30 17:23 来源: 新华社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山海关老龙头附近长城修复工地施工场景(2016年5月9日摄,拼版照片)。长城是世界上体量、规模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自2006年12月1日《长城保护条例》施行至今,已有10年时间,我国在保护古长城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部分古长城状况依然堪忧。岁月的磨砺、风雪的侵蚀、战争的洗礼、加之人为破坏,一些地段的长城淹没于杂草、废渣之中。长城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为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文化景观,然而,长城的保护却并非易事。由于长城多数分布在山地、荒漠、草原等地质条件较为严酷的地区,且多数为土质、木质或较为松散的石质结构,长城出现残损是在成百上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一部分散布在城乡人口密集区域周边的长城,则受到盗砖、取土、游客不规范行为破坏、开发肆意乱为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多年来,不少地方党委政府尤其是文保部门,在严格执法、设立长城保护员、修缮濒危长城等方面,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河北省秦皇岛市在全国首创长城保护员制度,并涌现出农民保护员张鹤珊37载守护长城的感人事迹;宁夏盐池县首开古长城认领保护制度,引来民间资本保护长城;京津冀三地将联手推进长城文物保护与利用,加强三地长城保护联合执法……我国民间群体对长城的保护热情从未消退,政府对长城保护的重视也在加强。尽管各地已颁布地方性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并完成相当一部分长城保护区划划定工作,但与长城巨大的体量和保护需求相比,仍有不足,特别是长城沿线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保护力量匮乏一直是有待破解的难题。多位长城保护专家认为,当前一方面应全面完善《长城保护条例》,加快对长城本体的抢救性保护;另一方面深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长城精神,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到长城保护中,让长城这张中国名片,更加光彩亮丽。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工人在秦皇岛市卢龙县佛儿峪长城修复工地施工(2016年10月25日摄,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工人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花厂峪长城修复工地施工(2016年9月7日摄,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古北口长城墙体残存抗战时留下的弹坑(2015年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拼版照片:左上图为工人在秦皇岛市板厂峪长城一期修复工地施工(2014年5月13日摄);左下图为修好的秦皇岛市板厂峪长城雪后的景色(2015年1月6日摄);右图为工人在秦皇岛市板厂峪长城一期修复工地施工(2014年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4-.jpg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杜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